对近代中国知名护士学校护理教育的比较分析.docVIP

对近代中国知名护士学校护理教育的比较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近代中国知名护士学校护理教育的比较分析   摘要:中国的护理教育在近代已有了蓬勃发展。在时代性和地域性上具有鲜明特征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和湖南湘雅护士学校代表了当时中国护理教育的最高水平。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两所护士学校在招生对象、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临床实习及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回顾、梳理与比较,可以为现代护理教育在人才培养、道德教育、临床实践、英语教育、人文教育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思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近代;护理教育;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湘雅护士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176-05   中国西医护理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这其中经历了萌芽、发展、调整和繁荣振兴等几个阶段。1887年,美国基督教护士麦克奇尼在上海成立了护士训练班,标志着西医护理教育在中国的正式诞生,并由此开始进入了最初的萌芽期。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西方医学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西医护理亦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由最初的萌芽阶段进入到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在中国的护理教育领域出现了两所具有时代代表性和地域代表性的护士学校,分别为北京的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和湖南长沙的湘雅护士学校。两所学校创办的西医护理教育成就显著,各有千秋,不仅引领、推动着近代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对当今中国的护理教育亦能提供若干思考与借鉴。   历史沿革——北协和、南湘雅   (一)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门打开,西方文化迅猛地冲击着中华文明。西医作为传播西方文化的一种途径被迅速地推广,许多医学传教士和医生纷纷来到中国开设教堂,借医传教或设立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活动。到20世纪初期,以英美为主要力量的西医医院大量建立起来,由此催生了对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20世纪初期也是我国近代教育体制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被引入,涌现出了大量的西医学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北京协和医学院。1916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旧译为罗氏基金会)经过对中国先后三次的考察后选址北京,决定在中国创办一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医学院校。1921年,协和医学院举行落成典礼。这所学校以办世界一流医学院校为理念,以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为办学宗旨,将美国当时最先进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办学经验移植到中国,采用严苛的精英教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在培养医学人才的同时,医学院还高瞻远瞩地创办了高等护理教育,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护士学校“成立于一九二零年(民国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专以培植女护士为主旨,会在中华护士会美国纽约大学登记,并经教育部立案,为我国之第一护士学校”。①护校无论在人员选拔还是教育教学方面,均参照美国护理教育的模式,进行高淘汰率的精英式培养,并在纽约州注册。从学校创办至1952年停止招生,经历了1943年的被迫迁址、1948年的艰难复校。协和护校在跌宕起伏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秉承“勤、慎、警、护”的校训,坚持为中国培养了聂毓禅、王琇瑛、黎秀芳、陈淑坚等一批高素质的护理精英,成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可当之无愧地称为近代中国护理教育之翘楚。   (二)湘雅护士学校   湘雅护士学校的前身是雅礼护病学校。1911年11月,一所以传承南丁格尔精神为己任的专门培养看护者的学校——雅礼护病学校在雅礼医院的怀抱中应运而生。时任雅礼医院护士的美国高级护士盖仪贞(也译作妮娜·盖治)女士应聘为首任校长兼教务长。这是湖南省最早的护士学校,分为男护病学校和女护病学校。在雅礼医院院长胡美、医学教育家颜福庆的多方努力之下,1913年7月,美国雅礼会与湖南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办医学事业的协议,“湘雅”医学品牌从此建立,包括当时的雅礼医院、雅礼护病学校及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三个机构。当年秋季,护病学校开学。1915年2月,雅礼医院更名为湘雅医院,雅礼护病学校则更名为湘雅护士学校。   湘雅医学教育同样秉承美国教育模式,招生标准高,教学管理严格,淘汰率高。经过数年的发展,其水平已能与当时的协和医院相比肩。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非基督教运动愈演愈烈,1926年12月,盖仪贞女士辞职回国。1935年7月,湘雅护士学校在教育部备案,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38年,受抗战影响,湘雅护士学校迁往湘雅医学院沅陵分院。1939年1月正式复课,并于同年9月正式对外招生,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才复员长沙,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被政府接管。   湘雅护士学校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诞生和发展,一路亦是风雨飘摇,但是它始终秉承南丁格尔精神,遵循“勤、诚、谨、毅”的校训,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