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再芬:跨界的当家花旦
演出结束已近子夜,韩再芬招呼朋友们吃饭。卸了妆的她穿着一件宽大的白色衬衣,头发一丝不乱地梳在脑后,黑油油的马尾垂荡在腰间。席间,崇拜她的戏迷来了一拨又一拨,朋友提出买单都被她一一回绝:“我在这里演出赚了钱,所以我来请,这是老戏班子的传统。”
5月底6月初,“再芬黄梅”剧院原创黄梅戏在广州大剧院连续5天上演了5场,场场爆满,最高票价也飙到了1280元,这在任何地方戏曲的演出中都是少见的。
5月28日,韩再芬心血来潮加演了一场《徽州往事》,专门面向大学生售出10元的爱心票,希望将羊城的大学生们请到剧院来观赏黄梅戏。
年少成名,成为黄梅戏当家花旦的她并未陷入功名漩涡。戏曲衰落,她依旧坚守着家乡和黄梅戏。但故土并非她所守候的世外桃源,她不过是以此为据点,将自己抛向了时代的洪流,游走于政界、商界和公益界,在大社会里摸爬滚打数十年,她倾力于戏曲改革,寻找着黄梅戏与时代对话的种种可能。
徽州三部曲
戏如人生。
1968年,韩再芬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韩再芬在家里的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四,前面有三个姐姐:老大韩芬、老二韩芳、老三韩芬芳,韩再芬这个名字,足以见得父母对于又生了一个丫头的无奈。好在第五个孩子终于是个男孩,于是父母起名:韩安定。
徽州文化中男尊女卑的传统成为了她创作徽州三部曲的素材。第一部《徽州女人》描述的是封建社会传统的徽州女性,15岁嫁入夫家,丈夫割了辫子去革命,女人守着那条辫子35年,任劳任怨照顾公婆,直到丈夫带着妻室归来。
第二部《徽州往事》发生在清末太平天国时期的徽州。官场腐败,匪患四起,韩再芬扮演的徽州女人舒香结婚两个月,丈夫便外出经商。十年后,回家团聚的丈夫在途中“被杀”,流离失所的舒香最终嫁给一名富商做填房。多年后,前夫忽然归来,两个男人互相“让妻”使舒香最终愤然出走。
被命运愚弄的舒香开始有了娜拉出走的觉悟。在正在酝酿的第三部《走出徽州》中,韩再芬决定塑造一位走出去的大知识女性形象。
“徽州三部曲”从传统,到觉醒后的出走,再到走出徽州,就像在叙述一个女人寻找解放和自由的故事。“传统女性身上有很多现代女性没有的美好的东西,她们曾经遭受的礼教现在已经没有了,现代女性更占主导地位,但失去的东西也很多,不可爱的东西也很多。”韩再芬说。
在她眼里,现代女性的不可爱和整个社会有关,“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苛刻了,非要把女性变得跟男性一样,没有真正地从骨子里尊重女性,以前的女性没有自由和地位,现在也还没有真正得到平等,反而男人做的很多事情要女人做,女人原本要做的事情还是要做,其实还是男权社会。”
剧中的舒香在两个男人之间选择了出走,而现实中的韩再芬则把自己当成了男人,她自嘲自己嫁给了黄梅戏,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事业中。
韩再芬10岁便进了安庆黄梅戏剧团,一开始,同为黄梅戏演员的母亲并不赞成,她深知做个黄梅戏演员,“一生只能睡半生的觉,一生却要洗两生的脸”。
自小吃百家饭长大的单纯剧团时光是她一直怀念的,那时候每个人都一心想着如何唱好戏,演好角色。改革开放后的一沐春风,让每个人都憧憬着理想的生活,相信劳动光荣,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然而这一切在上世纪90年代都改变了。流行文化开始泛滥,物欲开始膨胀,传统戏曲日趋衰落,经费不足,人才断档,许多传统剧种生存环境恶化。戏曲界有的人随着市场的萎靡而沉寂,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不少人开始离开剧团创业或改行。这曾让成长于熟人社会和理想主义时代的韩再芬感到不适。
不过,时隔十多年后,那种强烈的不适与失落已渐渐淡化,在艺术与商业,甚至与政治之间,韩再芬看似找到了某些平衡的方式。
黄梅不死
一个明媚的早晨,韩再芬约了记者在广州四季酒店70层的咖啡厅喝早茶。仍旧是一袭白衣,乌黑的马尾系在脑后,她略施粉黛坐在窗边,窗外,整个广州城车水马龙一览无余,宛若她曾经历的喧嚣。她叫了一壶姜茶,将黄梅戏的故事娓娓道来,温软如玉。她掠着长长的马尾说,自己从小便喜欢把头发梳得光溜溜的,不烫不染,一束马尾,几十年如一。
任凭窗外世事变化,戏里戏外依旧岁月静好。
她有着双鱼座的温和、真挚和体贴。她的微博介绍里只写了一句话:做事认真、待人诚恳的普通演员。教育那一栏里面填着“安庆市潜山县水贵乡栗园小学”,她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但从不避讳学历问题。
在安庆大本营,每次用完工作餐,她都会感谢做饭的阿姨,阿姨总是拘谨地笑着,她便邀请阿姨跟她一起去巡演,免得老呆在家闷坏了。
一次,有人问她的杯子是不是固定的?以前老戏班子勾心斗角,别人嫉妒便会在杯子里做点手脚。韩再芬当时想到就毛骨悚然,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觉得周围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人。
“在我生活的空间里,人们都是自己用心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