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导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加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大的且对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很多,比如圣体患有重病,亲人的去世,意外事故,恋爱不顺利或失恋等等,那么处于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大学生分别是如何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处理的呢?这是本论文欲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在这个问题上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
自30年代H·Selye提出应激(stress)的概念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生活事件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分为正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进而提高生活的积极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相反,负性生活事件却是导致人生各种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高考落榜、失恋、父母离异等负性生活事件很可能给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带来毁灭性的结果【1】。
国内对于大学生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已经很成熟,但仍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且对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受专业、年级、学生在班里是否担任职务影响的研究却较少。本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些较为详尽的现实依据。总之本论文从实际出发,以廊坊师范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其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2 研究被试与方法
2.1 被试
廊坊师范学院四个年级文理艺三个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分层发放问卷192份,最终获取有效问卷151份,有效率为79%。有效被试男生64人,女生87人。
测量工具
2.2.1青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刘贤臣等编制 p 人际关系因子 6.188±3.940 7.023±4.055 .207 学习压力因子 7.125±3.803 7.161±3.923 .955 受惩罚因子 4.813±4.704 5.081±5.156 .744 丧失因子 2.891±2.778 3.724±3.395 .110 健康适应因子
其他因子 3.797±2.533
4.078±2.639 4.471±2.658 .118
3.885±3.211 .695 总应激量 28.890±16.711 31.345±17.698 .390
3.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生活事件因子分的比较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事件中的学习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了多重事后比较中发现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压力上要显著高于二年级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生活事件比较(M±SD)
丧失因子 7.296±3.930
2.963±2.426 5.900±3.970
3.260±3.779 7.929±3.340
3.024±2.599 7.940±3.868
4.343±3.279 2.879
1.355 .038*
.259 受惩罚 4.7037±4.810 4.560±5.452 5.405±4.478 5.250±5.023 0.278 .841 健康因子 4.037±2.192 3.860±3.149 5.024±2.225 3.719±2.359 2.105 .102 其他因子 3.481±2.940 3.520±2.908 4.976±3.317 3.750±2.383 2.347 .075 注:*p0.05
3.3不同生源大学生生活事件比较 由于城镇生源和乡镇生源的学生家庭环境和生长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遇到的困难会有不同,但是这种差异只在丧失因子上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因子上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一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和乡村学生差异逐步缩小。
表3 不同生源大学生生活事件比较(M±SD)
生活事件 城镇生源 乡村生源 t P 人际关系 6.127±4.005 6.979±4.008 -1.257 .211 学习因子 6.473±3.843 7.531±3.836 -1.631 .105 受惩罚 5.146±5.001 4.865±4.952 0.334 .739 丧失因子 2.618±2.739 3.802±3.323 -2.241 .027** 健康因子 4.127±2.951 4.219±2.424 -0.206 .837 其他因子 3.800±3.045 4.063±2.944 -0.521 .603 注:**p0.01
3.4不同性别大学生自评症状个因子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由于性别造成的症状自评差异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即男女在心理健康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他们是相同的。
表4 不同性别大学生自评症状各子比较(M±SD)
自评症状因子 男 女 T P 躯体化 0.47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