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江西中医药2008年6月第6期总39卷第306期
《伤寒贯珠集》学术思想探讨
★ 胡志洁 指导:田思胜。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 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250355)
摘要:《伤寒贯珠集》为清 ·尤怡所著,是一部有广泛影响的《伤寒论》注释性著作。其强调治法,以法类证,注重临床运用,对辨
证论治规律的阐发颇具特色,亦对后世 《伤寒论》的研究及伤寒诸法的运用颇有启发。
关键词:伤寒贯珠集;学术思想;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22.52 文献标识码:A
《伤寒贯珠集》是一部有广泛影响的 《伤寒论》 庆 15年 (公元 1810年),由朱陶性以活字板印成,
注释性著作。由于 《伤寒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 从此盛行于世。在不到300年的时间内屡经翻刻,
而详”(《伤寒论序》宋 ·孙奇等),因而给后世学者正 因此版本的流变状况较为复杂。据 《全国中医图书
确理解其辨证论治的理论精髓带来了诸多困难,所 联合 目录》所载,现存版本约有 18种左右。最早者
以自金代成无己以下 ,历代有关 《伤寒论》的注本和 为清嘉庆 15年 (1810)朱陶性活字本 (白鹿山房藏
研究性著作有数百家之多。许多研究 《伤寒论》的 板),以下还有嘉庆 18年 (1813)苏州会文堂刻本,
医家,亦从临床实际出发,将 《伤寒论》条文分类整 日本文政9年(1826)sJ,JlI汉庵氏校刻本 (稽古斋藏
理,以切实用。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分类法,现在一般 板),及清绿润堂来苏阁、绿荫堂刻本,清末广州惠
认为 柯韵伯著 《伤寒来苏集》用的是按汤证分类 济仓刻本,上海千顷堂石印本等。
法,沈金鏊著 《伤寒论纲 目》用的是按症状分类法, 1 作者生平
而尤在泾所著 《伤寒贯珠集》用的是按治法分类法。 尤怡,字在泾 (一作在京),号鹤年、拙吾,晚年
这些不同的编排法具体表现在各书的编排结构上。 自号饲鹤山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江苏长洲 (今江
也有人认为 《伤寒贯珠集》一书,上承柯韵伯 《伤 苏吴县)人,生年不详 ,卒于乾隆14年 (公元 1749
寒来苏集》以及钱天来的 《伤寒溯源集》,但其最主 年)。
要的特点则是在编排结构上突出治法,以法类证,每 怡少时家贫而笃学,工诗善书,淡泊名利,曾鬻
经分列纲 目。纲,就是治法;目,就是汤证及处方。 字于佛寺。与同郡顾秀野、沈德潜等为挚友。弱冠
以法为纲,统率证候和用方。因此它备受推崇,被视 之年即博涉医学,于历代医著,无不披览。先从韩伯
为学习 《伤寒论》的津梁,后世学者谓 “由是而进,则 林学,后从苏州名医马元仪师授。马有医名,从游者
义之可疑者始明,理之难晓者 自显”,可从而穷本溯 甚众,得尤怡而喜甚,谓 “吾今得一人,胜得千万
源。 人”。尤怡平生于仲景学说致力甚深,最有心得。
《伤寒贯珠集》成书于清雍正 7年 (公元 1729 同时师法百家 ,广采博取,融会贯通。晚年医术益
年),成书之后,早期以抄本形式流传民间,至清嘉 精,为人治病多奇中,遂名噪三吴。然不求闻达,欲
邪,并通过祛邪 以扶正。祛邪的目的正是为了有效 微。当今人们强调要顺应 自然,协调发展。对待疾
地保护正气,使之不受病邪的损害。攻急祛邪思想 病也一样,我们也要尊重其客观规律性,到哪个阶
也是截断扭转的反映,能把疾病阻止、扼杀在初生阶 段,用哪个阶段的药,有什么样的趋势,因势利导以
段,勿使其进一步深入为患,是治疗疾病尤其是温病 驱邪,才能截断得法而扭转病情。可见叶天士分清
中的急性传染病的理想方法。但事实上我们应该认 阶段治疗的思想和吴又可攻急祛邪的思想是并不矛
识到,每一种疾病都有其 自身发生、发展变化、传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