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125—126
199642-189
121贺兴东钟赣生临床中药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5290
[31张丰强李岩李晓锐现代中药临床手册上海科学普及出版1996
丹参酮佐治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李平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j【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佐治过敏性紫癜的作用与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
予丹参酮胶囊口服,3-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并未发生严重副作用,适用于各型过敏性紫癜,所以丹参酮佐治过敏性紫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迎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丹参酮
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选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的诊断标准,共82例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用丹参酮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
其中皮肤型15例,关节型8例,胃肠型8例,肾型7例,混合型4例。
其中皮肤型14例,关节型7例,胃肠型8例,肾型6例,混合型5例。
两组患者中,因为门诊患者,所以病情较轻。如:皮肤型不包括出现血疱、坏死、溃疡情况,关节型
不包括行走不便者,胃肠型不包括呕血、便血、肠套叠、肠梗阻和肠坏死者,肾型只包括轻度血尿、蛋白
尿者。
两组患者的各项发病情况基本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扑尔敏、维生素c、安洛血、钙片、甲晴咪胍治疗,胃肠型再给予普鲁苯辛,关节型再
给予雷公藤多甙,肾型再给予小量强的松治疗。治疗期间卧床休息。
周。
2.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3~5天后无新疹出现,10~12天紫癜消退,关节肿痛和腹痛消失,血、尿、便常规均正常,
停药2周后无复发。
有效;治疗5—7天内有少量新疹出现,15~20天后紫癜消退偶有零星新疹出现,关节肿痛和腹痛消失,
血、尿、便常规均正常,停药2周后无复发。
无效: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有所减轻或不减轻,甚至加重。
3.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
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
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x2=4.43。pE0.05)。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高了有效率。
4.讨论
过敏惟紫癜的病理改变为广泛的无菌性小血管炎,存在血管壁受损的情况,有血栓形成的倾向,有研
z平衡失调,导致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血栓形成等一系列变
究提示本病的病理损伤是由于TXA。与PGI
化所致。月参酮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粘附和凝集、加快血流、恢复毛细血管的舒张功能、改善微循
环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丹参酮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一些细菌(如:金葡菌和链球菌)起抑制作用,而过敏性紫癜的发病
因素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针对病因给予治疗。
丹参酮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可以减轻对血管壁的损伤。
本组患者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未发生严重副作用,适用于各型过敏性紫癜,所以丹参酮
佐治过敏性紫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皮肤混合型孢子丝茵病l例
潘小钢纪华安刘艳荣肖尹赵百合王庆文毛舒和
., 天津市长征医院(300021)
\}
卜[摘要]患者女性,42岁,左侧面部形态不一红斑、结节、肉芽肿样损害、部分溢脓、溃疡8个月,
左前臂、左臀部各有一处红斑结节,边界清晰10个月。直接镜检真菌(+),培养显示棕黑色菌落,经鉴
定为申克孢子丝菌,组织病理符合炎性肉芽肿改变,发现游离孢子,确诊为皮肤混合型孢子丝菌病。
1[关键词]皮肤混合型孢子丝菌病;伊曲康唑;碘化钾饱和溶液
rl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山区农民。因左侧面部多发性红斑结节,斑块、破溃流脓8个月,左前臂、左臀部
孤立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