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中悬浮物和消毒副产物前驱物形态匹配与强化絮凝技术研究.pdf

与水中悬浮物和消毒副产物前驱物形态匹配与强化絮凝技术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向自然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总量随之剧增,远 远超出了水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包括饮用水源在内的水环境整体受到污染。因此 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包括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及控制,已经成为环境学研究的热点问 题。 本论文依托国家“十一五”规划水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上海黄浦江水源水的实际特点,通过研究絮凝剂以 及化学预氧化技术与水中有机物的特征匹配性能,旨在有效去除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前 驱物、浊度。从而开发可有效控制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强化絮凝技术,为水厂的实际运行 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取得成果如下: NTU单位,DOC (1)黄浦江原水测定结果为浊度78.7 4.76mg/L,颗粒物粒径主 me:A,、1.88me/t,。根据饮用水标准判断水质较差。 去除效率随絮凝剂投量增加而增加,15mg/L投量时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0%和47%; A12(S04)3和PAC2种絮凝剂絮凝剂投加量从6mg/L增至8mg/L过程中出现胶体等电点, 对应浊度和DOC去除率最高。确定最优絮凝剂投加量为8mg/L(以Al计)。 FeCl3+0.8mg/LKMn04的组合对 凝提高10%,2种预氧化剂各种复配方案中以0.8mg/L TOC与UV254的去除效果较常规絮凝分别提高10%和7%。 例均超过原水中总含量的30%以上,且此部分有机物的消毒副产物生成活性最高,三卤 甲烷及卤乙酸各组分生成量均高于其他分级部分。强化混凝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控制 能力强于常规絮凝。 (5)以硫酸铝、普通PAC、高效PAC为絮凝剂做中试试验。高效PAC在常规絮 凝工艺下对于高锰酸盐指数、UV2“、DOC等有机物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30%~35%、 40%~45%、300/旷35%,较其他絮凝剂高50/o...10%不等;以硫酸铝为絮凝剂,预氧化剂 复配投加对有机物去除率较常规工艺提高5%;普通PAC为絮凝剂,Ⅺ‰04预氧化强化 作用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常规工艺提高5%;高效PAC为絮凝剂,三氯化铁预氧化对 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较常规工艺提高7%,高锰酸钾预氧化对UV254和DOC的去除率 较常规工艺分别提高5%和10%。 (6)硫酸铝、普通PAC、高效PAC三种絮凝剂分别提高投加量,高猛酸盐指数、 Uv254、DOC等指标去除率总体随之呈现升高趋势。以硫酸铝为絮凝剂时,1.25、1.50、 1.75倍投加量时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较对应的常规工艺分别提高3%、3%、5%,DOC 消毒副产物的去除具有积极作用,各组分的去除率均随着絮凝剂投量的提高而增加。综 上所述,提出建议工艺参数如下,使用硫酸铝为絮凝剂,投加量45mg/L(以A12(S04)3. 加絮凝剂投加量,以1.25倍常规投加量为宜。 关键词:消毒副产物,强化絮凝技术,化学预氧化,絮凝剂,饮用水 Abstract Withthe and has industrializationmodernization amountof improvedcontinuously,total to emittedthenaturalwaterincrease the of pollutants sharply,Farbeyond self-repaircapacity water itWasoverall water environment,andpolluted,includingdrinking the of waterand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