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与文赋的成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阳修与文赋的成熟 严 杰 (南京大学) 赋,介于诗与文之间。文赋,类似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这种 体裁。 赋产生于先秦,繁盛于两汉,后人常将汉赋视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性 文体。汉以后,赋的体式屡有演变,后人对其体式的划分纷繁不一,未 有定论,然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古赋、骈赋、律赋、文赋。至于“文 赋”这一名称,似由元代祝尧最早提出,他说:“赋若以文体为之,则专尚 于理,而遂略于辞,昧于情矣。……赋之本义当直述其事,何尝专以论 理为体邪?以论理为体,则是一片之文但押几个韵尔,赋于何有?今观 《秋声》、《赤壁》等赋,以文视之,诚非古今所及,若以赋论之,恐[教]坊 雷大使舞剑,终非本色。”①此后明代徐师曾将文赋列为赋之一体,认为 “文赋尚理而失于辞”②。祝尧、徐师曾都不推崇文赋,然而综合两人所 言,可以得出古人据以判断文赋之体的两个主要特征,即采取散文的笔 法,以说理议论为主。祝尧在论述中举宋代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 壁赋》为例,则是以其为文赋成熟期的代表作。我们可以更确切地说, 《秋声赋》是文赋成熟的标志。 ①祝尧《古赋辨体》卷八。 ②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 欧阳修与文赋的成熟·343· 文赋之所以成熟于宋代,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首先有必要从大处 着眼,着重认识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文赋采用“以文为赋”的手段,在唐 宋古文创作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发展,直至成熟。二、“以文为赋”与唐 宋诗人“以文为诗”的倾向基本同步。三、文赋尚理,与宋代文化、学术 风气有关。宋人好思辨、好议论,表现于各类文体,于文赋亦然。四、宋 代文人普遍具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形成“尊体”与“破体”的对立,“以文 为赋”正是“破体”的手段。对于以上情况,当代赋学研究多有涉及,兹 仅作简要论述。① 唐代古文创作在中唐形成高潮,韩愈、柳宗元最有号召力,而天宝 时萧颖士、李华等为先驱。古文家进行的文体革新,对赋的创作有明显 影响。李华《含元殿赋》著称于当时,铺陈之外,多有议论,正是古文家 的文风。韩愈、柳宗元赋作皆以骚体居多。柳宗元的骚体赋成就尤高, 而其精神与散文无异,“其内容既不强调体物写志,其形式也不重铺陈 排比,进一步开拓了文、赋不分的道路。”②韩愈《进学解》一文仿东方朔 《答客难》与扬雄《解嘲》,类近赋体,骈散结合,多对偶排比,而以散文气 势贯穿,可以说《进学解》已标志着文赋的萌生。晚唐杜牧《阿房宫赋》 以议论精警著称,今人多视其为优秀文赋,古人则多以为此赋远启宋代 文赋之先,如祝尧日:“前半篇造句犹是赋,后半篇议论俊发,醒人心目, 自是一段好文字,赋之本体恐不如此,以至宋朝诸家之赋,大抵皆用此 格。”④杜牧古文议论纵横,此赋正与其古文相近。实际上,稍前于杜牧 的杨敬之《华山赋》亦属文赋名篇,曾得韩愈赞赏,《新唐书·杨凭传》记 ①本文内容与张宏生《文赋的形成及其时代内涵——兼论欧阳修的历史作 用》(《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有相关之处,可参看其文。 ②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第五章第四节《文的革新和辞赋的变化》, 第44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③祝尧《古赋辨体》卷七。 ·344。谁是诗中疏凿手 载:“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 赏。”杜牧显然曾借鉴《华山赋》,对此,洪迈将《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 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等句与《华山赋》“见若咫尺,田千亩矣;见 若环堵,城千雉矣”等句对照,指出“《阿房赋》实模仿杨作也”①。《华 山》、《阿房宫》二赋从创作到传播都与古文、古文家密不可分。宋代诗 文革新先后以欧阳修、苏轼为领袖,他们凭借古文创作的成功实践,吸 取前人文赋的经验,创作出《秋声赋》、前后《赤壁赋》,标志着文赋一体 的成熟,也代表了宋代文赋的最高成就。 唐宋时,以文为赋与以文为诗的倾向基本同步。以文为诗,是韩愈 诗的重要特点,虽然这不是韩愈的发明,但是将散文的创作手法大规模 地引入诗歌,却不能不说是韩愈的创新。关于“以文为诗”的内涵,大致 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以古文的章法、句法为诗,一是以古文的议论方 式为诗②。后人对韩愈以文为诗的评价高下不一,其影响尤其是对宋 诗的影响却是不容低估的。宋诗以文为诗的特色正是由学习韩愈而形 成。清赵翼日: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