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e-I-学术探lit 
   病例4(秽语综合症):李孩,男,四岁,1998年4月23日初诊。 
   据其外祖母口述,此孩性急易生气,好动玩耍.稍不如意,即哭闹不休.入幼儿园。因受约束较严而患 
此病。 
   上半身两上肢阵发抽动。两眼眨动频繁不休,睡眠不实易惊醒。多说秽语不洁之话,时有骂人。形体多 
动,经某医院儿科诊断为秽语综合症,治疗效果不显,来中医门诊求治。病孩除上述症状外.观其舌质红苔 
白,脉滑稍数,症脉合参,从脏腑辨证,当属肝郁化热,耗伤心阴,阳气浮越,内风萌动之症,宜予疏肝泄 
热.镇心潜阳法治疗。 
159,生石决明lOg,全蝎59,蜈蚣l条。水煎日二次服。 
   5月3日二诊:服药经过,据其外祖母介绍吃药--N共四次,上肢抽动即止.睡眠亦明显好转,但仍有 
秽语.眼眨动如前。继用上方化裁主治。 
远志lOg。石菖蒲lOg,石决明lOg,生赭石159,钩藤log,甘草lOg。水煎日二次服。 
   从5月3日~6月18日三次复诊.服上方21剂,诸症均消失,睡眠好,未出现秽语,上肢亦未出现抽动,但挤眉眨 
眼依然未除.此为肝经郁热,心气虚已复,肝开窍于目,眨眼不休乃肝阴亏耗所致,宜柔肝养阴明目法。 
藜lOg,木贼lOg,密蒙花lOg,草决明lOg,甘草79,水煎日2次服。 
   6月24日复诊:服上方6剂效果明显,挤眉眨眼未出现,据其母谈只有一次生气出现。很快即消失,继 
用上方六剂观察。 
   7月12日复诊:据其外祖母谈,眨眼未再出现,嘱停药观察。后追踪此病孩已痊愈未再复发。 
   按:秽语综合症,中医学尚无相应之病名,然从其症状分析属于神志病范畴,辨证为在心肝二经,《内 
经》谓心为君主之官。“藏神”,肝为将军之官,“藏魂”,“在志为怒”。本患儿性急易怒,稍不如意即哭 
闹不体,入幼儿园受一些管教约束,不能象在家随意打闹,情志拂郁,不得发泄,遂患此病。审证求因,当 
属肝郁化热,耗伤心阴,一实一虚,虞实夹杂之症,因于柴胡加龙牡汤加减化裁,疏肝郁。清泄热邪,养心 
安神,收到明显效果。继而遗留眨眼不休,考虑肝开窍于目,此为肝气郁热,耗伤肝阴所致。遂增加清热养 
阴明目之剂.生地、石斛、丹皮、白芍、珍珠母、石决明、草决明、蒺藜、蒙花而取得全效而愈。 
                      轻用经方药量病案举例及体会 
                                  张家礼 
                            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3 
   近阅《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对李老敢治大病的胆识与能治大病的功力,深为叹服.其 
                                                              “本书用药剂量为 
用仲景方,以汉代一两折合为15.6259计算,专治危急重症。但山西科技出版社特指出: 
李可老中医独特的经验.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应用,不可盲目照搬。”即不可一味追求大剂量用 
药的潜词。有鉴于此,笔者反其道而行之就经方药量轻用愈病举例六案为后: 
    一、李翰卿小剂真武汤起沉疴 
    李翰卿,山西现代名中医。李老治病尤遵仲景,喜用经方小剂,每能救危难、起沉疴而得心应手。 
    曾治一李氏患者。因患二尖瓣狭窄。于西医医院实施二尖瓣分离术后,不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虽经抢 
救脱险,但心衰仍不时发生,半年后转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先请某医以生地159,麦冬159,天 
 息。腹满浮肿更甚,乃急请李氏会诊,云:“可予真武汤加减治之。”遂处方:附子O.39,白芍0.69,茯苓 
   166 
                                                       ◇临证re.牾篇 
舯亦减,平卧睡眠数小时,至次日晨,亦可以自行翻身。遂照原方继服.3日后,竟能下床走路20余步。此 
方药量总共不过39,如此小量,竞能起沉疴于顷刻,救危难于既倒,医患均不明,遂求教其理。李翰卿说: 
 “此患者阴阳大衰。又兼水肿,乃阳虚至极也,虚不受补,补其阳则阴液易伤而烦躁倍加,补其阴则阳气难支。浮 
肿短气更甚。故治之宜小剂耳,取《内经》‘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之意也。” 
   按:本案先用生脉饮加昧治心衰,总量999,无效而改用真武汤加减。总量仅2.19,为原量的1140,取“少火生 
气”而获效。 
   二、桂枝二麻黄一汤解肌散寒案 
   朱某。男,35岁,农民,1976年8月18日。 
   暑热遇雨,湿热交蒸,前日患感冒。恶风,有汗,医以桂枝汤服之,其家人以求速愈,加服安乃近两片,服后大 
汗如雨,寒热往来,邀予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