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渤海湾盆地与苏北盆地勘探潜力分析研究
钱基 韩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 国士资源部石油天然气
江苏油田分公司 储量评审办公室
摘要
同属东部断陷盆地的渤海湾盆地和苏北盆地.虽然在成盆、成烃条
件上有较大差异.但两个盆地有着相似的油气发现规律和发现过程。通
过对两盆地的储量增长特征、资源探明程度和探明速度、储量规模分布
以及勘探现状的比较分析研究,明确了两盆地各自所处的勘探阶段及其
勘探潜力。
渤海湾盆地的海、陆两个领域的油气勘探极不均衡,尽管陆上的勘
探程度比较高,但渤海湾盆地仍处在储量发现高峰阶段的晚期,尚有很
大的勘探潜力。苏北盆地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致使勘探周期较长,目前
仍处在储量发现高峰阶段早期。
前言
勘探潜力是勘探家们在含油气盆地勘探全过程中所要分析和探索的永恒主题。随着
渤海湾盆地和苏北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逐年提高,明确勘探潜力的大小对下步的勘探决
策显得越来越重要。鉴于含油气盆地大多呈现多峰式的储量增长模式,在储量增长的低
谷期,容易对勘探前景产生悲观情绪。这就需要对含油气盆地所处的勘探阶段进行分析.
从宏观上判断其勘探、潜力.坚定信心.为勘探决策提供依据。
1.石油地质条件差异
1.1构造条件差异
盆地结构:苏北.南黄海盆地与渤海湾盆地对称分布于郯庐断裂两侧,两者之间以鲁
苏隆起相隔。两盆地同属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结构上以鲁苏隆起相隔呈明显的对称性,渤
海湾盆地为北断南超的断陷结构,苏』匕盆地为南断北超的断陷结构(图1)。
渤海湾盆地的形成主要由上地幔局部上拱,岩石圈发生拉张减薄,壳幔结构形成镜向
j7}
特征。下扬子大陆岩打圈在单剪作用下(wem记k模型),拉张拆离形成不对称断陷盆地。
苏北盆地莫霍面与断陷盆地形态譬非镜向关系。
基底特征:华北扳块的基底由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浅变质岩系组成.基底变质深、峥
度大、埂化程度高。F扬子地块基底硬化}g度很骶.由软硬不均的多块体拼接而成.致使
苏北盆地的沉积盖层在后期的拉张作用下破碎程度较高。
沉降特征:渤海湾盆地的主要沉降成盆期为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 F第二系的最
大埋深超过l0000米,占新世至第四纪为连续沉积。苏北盆地的主要沉降成盆蚓为占新t}{=
图1盆地断昭结构示意图(据汪讥智,1988)
矗l 中 新 世 I渐 新 世I 始 新 世 古新世
妇
愁 甲 挚 . 节 . 47 . 警 . 叩
渤海薄
盐地 I {、\』:\/l
苏北
盆地 _ l l } ‘ \∥
台北 一!l 广,{ I l叶一、|,
剀2渤海湾盆地与苏北盆地沉降曲线(据《中国油气区第二系》,1993)
18Ma的沉积剐折
晚期,F第三系的虽人螂深约6000米,在始新啦晚期至渐撕世发生r
这一时期正是渤海湾盆地的持续快速沉降时期(图2)。
1.2沉积条件差异
渤海湾盆地第三系沉秘岩厚度近万米,虽人暗色泥岩厚度可达2500米以上.订机顶
丰度也远大于苏北盆地。渤海湾盆地有多套有机岩建造,从占新统、始襄斥统、渐新统都有
良好的烃源岩分布,在圣向上形成多套含油气组合。苏北盆地新生界的最人沉积J7度6000
余米+烃源岩建造主要为古新世晚期,住晚白垩世晚期(泰州组)有一期小规模的烃源岩
建造,虽人暗色泥岩厚度为70¨800米。苏北盆地主力生油层的有机碳含革一般为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