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疾病基础框架理论的解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经》疾病基础框架理论的解读 刘吉科 黑龙江省黑河市 64300 1内经理论疾病与不病的论述 1.1内经疾病基础的经典理论 疾病的经典理论是疾病的基础理论。军事上的经典理论是,《孙子兵法》“知 已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败”。对 军事上的战争论述可谓是非常精准,想在战争中取胜,必须是 “知彼知已”的了 解对方与自己,才能百战百胜。在医学上 “黄帝内经”,也有治病的经典理论, 只是没有被人们认识到,《素问·方盛衰论》 “知病知不病,……,知行知止, 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要知道对疾病的论述,应先知道对不病的论 述,现时中医治病知道不病的论述吗?不知道不病的论述,怎么能说知道对疾病 的论述。所以现时中医的治病,人家说不科学,也拿不出有力的理论依据及实例 与人评说,其实是对经典医学理论的不认识不理解,不知道什么是对不病者论述, 也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病证的论述,所以也说不出治病的道理,这就造成现时中医 治病尴尬局面的原因。 不病者平,有病者不平,要认识疾病的辩证,应先知道不病者平,才是认识疾病 辩证的开始。不病的标准是平,那疾病理论应是对疾病不平的论述,这样我们就 很容易区别什么是内经的疾病理论。 内经的疾病论述是:《素问·调经论》“百病之生,皆有虚实”。《灵枢·经脉》 “处百病,调虚实”。《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 不平,天道毕矣”。平是不病者,疾病的不平是有余不足理论。虚实与有余不足 的论述是,《灵枢·刺节真邪》“虚者不足,实者有余”,《灵枢·邪客》“补其不 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虚实就是疾病要辩的证,有余不足是病因理论。虚 实与病有关,虚实与治病有关,那疾病要辩证的就应是虚实。 内经对虚实的论述是,《素问·刺志论》“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 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疟疾》“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 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实证疾病现象为热,虚证疾病现象为寒。《素问·玉 机真藏论》“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日: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 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以疾病现象论 述了五虚五实。《素问·离合真邪论》“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 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 邪气从外入于经也”,虚实的产生并非都是邪气所生。《素问·刺志论》“愿闻虚 实之要,岐伯日: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谷盛气盛,谷虚气 虚,……”。这是对虚实产生的论述。《灵枢·小针解》“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 也”,《素问·通平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邪气盛也可产生实证。 以上从七个方面论述了虚实产生,更全面系统的了解了内经对虚实产生论述,才 能认识到虚实是病证理论,认识了不病的平与疾病的虚实,才是对内经疾病基础 框架理论了解的开始。 1.3不病是区别疾病的标准 内经以不病者为平人,为诊病的标准,就应有以平为调病的理论存在,《素 问·平人气象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以平区别疾病的不平。《素 问·平人气象论》“春胃微弦日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夏 胃微钩日平,……,长夏胃微软弱曰平,……,秋胃微毛日平,……,冬胃微石 日平,石多胃少日肾病,但石无胃日死”。以春、夏、长夏、秋、冬代表五脏, 以平为标准来区别疾病的不平。“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圩,日心平, 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日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 如操带钓,曰心死。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日肺平,秋以胃气为本, 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 肺死。平肝脉来,……”。以五脏平脉为标准区别五脏疾病的不同。《素问-玉机 真藏论》“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 滑,端直而长,故日弦,反此者病,……,春脉太过不及其病皆何如?……,秋 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 反此者病,……,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太过则令人逆气而痛背, 73 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