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医经与经方之著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书·艺文志》医经与经方之著录 中国中医研究院柳长华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以下称《汉志》)著录有医经七家、 经方十一家,这是对医学典籍的最早著录。《汉志》所著录的书 籍,是在西汉刘向《别录》、刘歆《七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所以,其所著录的医经、经方之书,俱是西汉以前存世的医籍。 要了解这些医书整理和著录的情况,应先了解刘向等校书的方 法。 一、《汉志》对医经与经方的整理著录方法 据《汉书·艺文志序》说:“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 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 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其 中专门提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是重视专官之技能而特书之。方 技一类,若非专官世业,则不能胜任。刘向等校书的方法,首先 合中外之书,辨其学术源流,相校而除其重复。每一书校毕,即 撰叙录奏上。如阮孝绪《七录序》说:“昔刘向校书,辄为一录, 论其指归,辨其说谬,随竞奏上,皆载在本书。时又别集众录, 谓之《别录》,即今之《别录》是也。”此叙录的形式是前列篇 目,后论旨意。如姚振宗《别录佚文》叙说:“《晏子》、《孙卿 子》、《列子》三书,叙奏之前,具载篇目。《艺文志》所请条其 篇目,撮其旨意,其原书体制盖如此。”刘向死后,其子刘歆继 之,总群籍而为《七略》。 47 《别录》与《七略》于北宋以后亡佚,从今存的几篇《别录》 佚文来看,可以清楚地了解刘向等校书的方法。如《战国策》书 录说:“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有国别 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 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 为立,如此字者多。中书本号,或日《国策》,或日《国事》,或 日《短长》.或日《事语》,或日《跃书》,或日《修书》,臣向以 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 春秋以后迄楚汉之起,245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管子》书录说:“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大中大夫 b圭书二十七篇,臣富参书四十一篇,射声校尉立书十一篇,太 史书九十六篇,凡中外书五百六十四篇,以校除复重四百八十四 篇,定著八十六篇,杀青而书,可缮写也。”其书录.多则上千 字,少则数百字,主要是介绍对该书的整理校定过程,以及内 容、沿革、人物等。其后不久,班固删取其要,以为《艺文志》。 据阮孝绪《七录序》说:“《七略》书三十八种,六百三家,一万 三千二百一十九卷。“而《艺文志》”大凡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 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又班固自注称较《七略》“人三家 五十篇,省兵十家”,则家数与卷数皆相符。是知《汉志》全录 {-L略》,除省兵十家外,没有删除。是知今《方技略》所录医 经、经方之书皆(-L略》中书。 李柱国校方技一类书是否也用了这种备中外之本,相校以除 重复方法呢?可以看出,就当时书籍流传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也 应该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别录》与《七略》中也一定有类似于 今存《战国策》等书录的详细介绍。 根据《战国策》等书录的记载,可以推论,西汉以前本无 《黄帝内经》之名,至李柱国奉诏整理校定方技之书,始有其名。 那么,《黄帝内经》等当出于李氏手定,书名也是其新定。其一, 48 西汉以前存世的医籍也多是单篇别行,并不题撰者。如《扁鹊仓 公传》中记载公乘阳庆授学之事,其中记载了多种医籍。如阳庆 让淳于意“尽去其方书,非是也。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 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 精。”于是“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 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受读 解验之。”淳于意来受监前,己持有治病的方书,可知方书在民 间所传者多。以后目录家著录于书,则题其名为“治某某病方”。 《汉志》中经方之书多于医经之书,即是其证。阳庆所传之书皆 理论性的书,即《汉志》中医经一类书。今《素问》、《灵枢》二 书中所引之书有二十余种,皆当时讲理论的书。如: 《上经》、 《下经》、《揆度》、《奇恒》、《刺法》、《比类》、《从容》、《诊经》 等。现《素问》、《灵枢》中的有些篇名,也应该是早期的书名。 其二,战国以前,图书藏于官府。官守其书,师传其学,本 无私家著述。《易》藏太h,《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