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84·
贵州文保喜与忧
程学忠
摘要: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的“国保”单位——侗族风雨桥,在一场洪水中被无情地卷走,此事惊
动了文化部门的各级领导、专业人员及乡村群众,大家万众一心,奋战洪水,为国家抢救回大部分
桥体构件,受到中央、省、市、县各级有关领导的赞扬与奖励。但事物发展难求平衡,另一地区出
土的千年青铜器,因主客观因素所致,如今锈蚀殆尽,抢救性保护方案难以策划。本文的刊出,旨
在恳请有关部门领导,能以大局为重,将我民族之宝贵遗产,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侗族风雨桥贵州省文物保护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贵州省,是我国名列前茅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仅民族种类就达49个,共
1300余万人,人口比例占全省约40%。在数千年文明历史繁衍的长河中,他们与祖国同步创造和
发展着辉煌,因此,无论其历史、民族文物之底蕴,均令人翘首可瞻。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无疑
对历史、考古、民族等学科的研究,提供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同时,历史又是为现实社会和人
类服务的载体,它离不开文物的支撑,或言文物即为之精华。倘若如此,文物的保护工作则当头等
大事!因此,将祖先留下的、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存下来、传之下去,这是文物保护工作
的意义所在。
2004年7月20日,对工作在贵州文物事业(特别是从事文保工作)岗位上的同志而言,这是
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自7月18~20日,贵州黎平县连降特大暴雨,该县所辖的地坪乡18日降雨
成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当日中午12时30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侗族风雨桥被洪水
冲走。
地坪风雨桥,位于该县城南109公里的水口河上,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一座三阁
楼五重檐四角攒尖顶的古桥。桥身全长55.88米,桥廊宽3.85米,桥面距水面高11米,桥身通高
1 1.5米。建筑结构为全木架榫接,没有一钉一铆,造型极为美观。廊壁上绘有侗族历史人物故事及
山水花鸟等壁画,桥廊正脊上有雕刻的鸳鸯、鸾凤和二龙抢宝造像,天花板上绘有龙、凤、鹤、牛
等图案,桥顶(中阁楼尖)上镶嵌有较大的宝珠一颗,四根金柱上各绘一条青龙。整个桥体独具浓
厚的民族特色,是侗寨建筑的特有形式。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
护单位‘1|。
事发前(17日),县文体广电局从气象部门得知有暴雨后,局长龙盛瑜同志即要求分管局长石
开明与文管所有关同志要密切注意全县文物安全情况,特别以电话的形式与地坪乡党委、政府联
系,要求加强对其“国宝单位”——侗族风雨桥的安全防护,并立即启动保护风雨桥的紧急预案,
贵州文保喜与忧 ·487·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工作条件、业务素质与群众觉悟都大有改进和提高,这对文保事业而
言,无疑是好事。但也应看到,就国内来说,贵州较很多先进省市,无论在理论研究或先进设备、
技术力量上都还有明显的差距,而且在对文物保护的理念上也较为滞后。当然,这与起点及基础较
差是分不开的。应当说,看到了不足就意味着进步。因此,期盼有关领导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更
多、更大的支持。希望从事此项专业的同志,再接再厉、刻苦钻研,早Et将我省的文物保护事业提
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李嘉琪.贵州省志·文物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221
作者单位:程学忠,贵州省博物馆
联系方式: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168号,邮编55000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