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寄主来源灰葡萄孢对草莓致病力分化研究.pdfVIP

不同寄主来源灰葡萄孢对草莓致病力分化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菌物学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墼全国第七屑菌物学学术讨论会 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草莓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李喜玲高智谋¨邱艳刘小燕彭梅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合肥230036) 摘要:从合肥、蚌埠、长丰、和县等市、县的番茄、辣椒、草莓、葡萄等发病寄主上分离鉴定获得23个灰葡 萄孢菌株,采用茵丝块创伤接种法,分别测定了上述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结果 表明,所有供试菌株接种草莓果实和叶片后均引起发病,但不同菌株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有显著差异,并在不同 草莓品种上表现也有差异,提示灰葡萄孢菌株问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按照牲草莓果实和 叶片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大小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致病力较强、致病力中等和致瘸力较弱3种类型。总体来说。 来自草莓和番茄的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较强,来自辣椒的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较弱,但来 自相同寄主的菌株问致病力也存在差异,菌株致病力差异与菌株地域来源无明显相关。 关键词:灰葡萄孢。致病力分化,草莓,寄主来源 cinereaPets.是寄主范围广、经济危害性大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王学英等 灰葡萄孢肋trytis 1996;张中义等2002;BeeverWeeds 2004)。由该菌侵染引起的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重 要病害,在田问生长期引起草莓死叶、落花、烂果,贮运和销售期问继续引起果品腐烂。随着设 施栽培的发展,草莓灰霉病发生危害日趋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0%~30%,重者在50%以上,严 重制约草莓的优质安全生产(张焕柱2007;孟祥东等,2007)。日前对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和防治 以及草莓灰霉病菌的牛物学特性等均有一定研究(任秀云和吕德国1992;张焕柱2007;孟祥东 等2007)。最近作者等测定了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菌对番茄的致病力(李喜玲等2008), 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接种番茄果实后均引起发病,但不同菌株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有显著差 异,显示灰葡萄孢菌株间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按照在番茄果实上所致病斑的平均 直径大小可将供试菌株致病力划分为较强、中等和较弱3种类型。然而,关于来自其他寄主植物 的灰葡萄孢菌株能否侵染草莓,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对草莓的致病力以及对草莓不同品种的致病 力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不甚清楚。而上述问题对于生产上包括草莓灰霉病在内的灰葡萄孢所致 植物灰霉病的综合治理至关重要,亟待探明。为此,作者对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菌株对草每 的致病力及其分化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从安徽省合肥、蚌埠、长丰、和县、肥东等市、县采集表现典型灰霉病症状的番茄、辣椒、 草莓、葡萄等发病组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方中达1998),经鉴定获得23个灰葡萄酗otrytis cinereaPers.菌株,其编号、寄主及采集地见表1。 1.2供试草莓植株 供试“四季”草莓脱毒苗由长丰县农技推广中心提供,种植于温室内盛有适量同质营养土的 盆钵中,常规管理。 1.3致病力测定 1.3.1供试草莓果实预处理 取大小一致的新鲜草莓果实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微风吹去表面水份, 喷洒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紫外照射20min。待用。 1.3.2对草莓果实致病力测定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基金(200322)资助 ”通讯作者:gaozhimou@126.com 165 中国葡物学第【}tl届会员代表大会箜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 参照李喜玲等(2008)的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将23个灰葡萄孢菌株分别移植于PDA培养基 上,25℃条件下培养4d后,沿菌落边缘打成直径5mm的菌碟:挑取荫碟接种于用牙签刺伤的供试 草莓果实上。每处理重复6次,每个重复1个接种点;以接种空白琼脂块为对照。接种后的草莓果 实在25℃下保湿培养,保湿24h后,第3d开始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草莓果实病斑直径。根据各处理 的平均病斑真径大小来评价各菌株致病力强弱。 1.3.3对草莓叶片致病力测定 将供试各菌株分别在PDA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4d后.沿菌落边缘打成直径为5mm的菌 碟:用昆虫针束(4根小号昆虫针)轻度刺伤叶片表面,将菌碟贴叶接种于部位、大小均相近的刺 伤的草莓叶片上。每个菌株3个重复,每个重复5张叶片,每张叶片一个接种点,每菌株共接15 张叶片,15个接种点,以空白培养基块接种作为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