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植被一大气界面是水汽和C02交换的主要场所,该界面交换的水汽和C02是陆地生态
系统水、碳通量的主要组分,而且两者都受到冠层气孔导度的控制,因此冠层气孔导度成为
陆地生态系统水碳耦合的主要节点。而冠层气孔导度对于环境因子响应敏感,对冠层水碳通
量控制和调节的生态过程是非线性的,如何连续地模拟冠层的水碳通量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科
学问题。
本论文选择天童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6月-2011年3月,对栲树群落的树
干液流、气象及水文要素、冠层叶片同位素以及该林区不同演替阶段的叶片碳同位素及水分
利用效率进行了监测和研究,从树干液流与叶片碳同位素耦合的角度,建立了冠层水碳耦合
模型,阐明了冠层水碳耦合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l mill,林内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
2009年6月—20lO年8月,林外总降雨量2316
截留量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1.7%、2.3%和16.0%。穿透雨量与冠层叶面积指数、树冠开放度
以及降雨因子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CP0.01),树干径流量随树干胸径的增大而增加;林冠截
留率与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降雨强度、降雨时间、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p:0.01),而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CPO.01)。
2天童常绿阔叶林植被演替,明显提高了O--60锄土壤深度的饱和导水率(五)。土壤
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墨的主要因子。植被演替到灌丛阶段,墨均值已
显著高于草地,演替到中后期阶段,墨均值提高迅速,演替至顶极森林墨均值达到最高(3.28
锄rain。1)。顶极群落栲树林能够抵御10年1遇的暴雨而不产生地表径流,次顶极群落木荷
林能够抵御1年l遇的暴雨,而草地、灌丛和马尾松林等处于演替早期阶段的植物群落容易
引发暴雨地表径流。
m-2
3在栲树群落内,单E1(2009年10月6日)单树蒸腾从最小值5.07(gs.1)到最大
了大小不同的树木个体在群落中对水分利用的差异、贡献和在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但是同一
胸径级,木荷的树干液流和蒸腾速率较栲树快,因为木荷的气孔比栲树大。胸径较大的树木
具有较高的整树蒸腾量,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的边材面积大、总液流量高,同时,高大树木
在森林中占据空间优势,比其他个体从环境中获得较多的光热资源,这些条件保证了高大树
木具有较高的液流量。不同气象环境条件下,栲树和木荷个体树干液流变化差异很大。在晴
天,栲树和木荷的树干液流随太阳辐射有规律地变化,日进程曲线很规则,在中雨的天气条
件下,栲树和木荷的树干液流值较晴天和多云天气迅速下降,日最大值仅为1.5m2S一;
g
In.2
在暴雨的气象条件下(2009年10月1日),栲树和木荷的树干液流降到O~0.5s.1极低
g
的水平。一年内,栲树和木荷的蒸腾量表现出与季节变化吻合的规律。在11月到次年2月
整个冬季,栲树和木荷的树干液流密度和树冠蒸腾量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3月份之后,
树干液流密度开始上升,直到7、8月份,蒸腾量达到最大值,9月份之后开始下降,尤其
是10月份以后下降速度非常明显。在诸多环境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水蒸汽压亏缺
是树干液流和蒸腾的主要驱动力。
4用水量平衡方法测得的蒸散与用彭曼公式计算的蒸散比较接近,栲树群落的总蒸散占
总降雨量的72.1%,土壤贮水变化值占总降雨量的20.2%,径流量仅占总降雨量的6.7%。在
总蒸散中,林冠蒸腾量占总蒸散的81。4%,蒸散以林冠蒸腾为主,栲树冠层的蒸腾量最大值
为7.2mmd1,出现在8月份,最小值为0.52mmd1,出现在2月。光辐射和空气水蒸汽压
亏缺是影响冠层蒸腾的重要环境因子。栲树群落作为顶极群落具有巨大的拦蓄降雨和调节径
流的作用。
5常绿阔叶林木荷群落内6个常见树种叶片的万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