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
儒家与道家的“互文性和“互动性
——以“儒道互补”为中心
杨海文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哲学博士,广州510275)
在佛教征服中国以前,儒家与道家承担着护守民族心灵的历史重负。正如林语堂所言:
“如把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的涵义,一个代表消极的人生观,一个代表积极的人生观,那么,
我相信这两种哲学不仅中国人有之,而也是人类天性所固有的东西。我们大家都是生就一半
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1所谓与生俱来就是“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者,已然
表明“儒道互补”这一内在超越性的精神生存模式有着坚实的心理基础。当然,要将这种心
理基础从“必然王国”挺进并上升到“自由王国”,是有待敞开与开发的:“敞开之”的使命
属于哲学家,“开发之”的任务属于实践者。从而,通过解读儒家与道家在哲学文本中的“互
文性”,通过体察绅士型人格与隐士型人格在生存视域中的“互动性”,我们当更明白“儒道
互补”何以会成为古代中国的读书人和士大夫自觉自由的精神生存模式。
一、搿互文性刀:搿儒道互补刀的文本召唤
在以春秋战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轴心期内,假如没有独特的“问题意识”与个性化的“叙
述方式”,孔子、孟子、苟子和老子、庄子是不可能成其为哲学家的,蕴涵于‘论语》、‘孟
子》、‘苟子》和老子》、‘庄子》之中的哲学言说也不可能分别演变成作为哲学流派的儒家
与道家。不过,即使是强调差异,也不容我们无视共性,毕竟归属于“不同”流派的哲学家
都是以活生生的血肉之躯一起行走在“哲学”的道路上。正因如此,道家哲学的创始人老子
未尝不是一个社会性绅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就记载了“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的故
事;儒家哲学的创始人孔子未尝不是一个自然性隐士,‘论语·先进》就渲染了孔子对于曾
皙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为志向
的喟叹。
从哲学文本的。互文性”看,老子的“儒家式社会阅历”与孔子的“道家式自然向往”
或许还是一种情不自禁的流露,但庄子的“儒家道家化叙事”却仿佛是一种刻意经营的表达。
原因在于,许多人未必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孔子是庄子》一书的重要角色。‘庄子》中
的孔子,故事有46则,出现于全书内外杂篇。庄子本人的故事,则只有26则。虽然‘庄子
一书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作者也可能生活于不同时代,但从故事在全书分布之均匀,可见其
作者们致力于孔子形象的塑造。”2尤其耐人寻味的是,与当代阅读者在传统教科书影响下形
成的简陋印象不同,‘庄子力图在发掘孔子人格资源的基础上将其塑造成一个道家意义上
的正面人物。
涉及“心斋”、“坐忘”的两段文本,足以敞开‘庄子》对于孔子形象的道家式塑造。前
者见诸庄子·人间世》。在与弟子颜渊的交谈中,孔子指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
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l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
虚者心斋。”3意思是说:所谓心志专一,意味着不用耳去听而要用心去体会,进而意味着不
用心去体会而要用气去感应,因为耳的作用只在于聆听外物,心的作用只在于感应现象,但
气却是空明而能容纳外物的:从而,只要你抵达了空明的心境,道理自然就与你相合了,此
即“心斋”。后者见诸庄子·大宗师》。在与老师孔子的对话中,颜渊认为:“堕肢体,黜
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4意思是说: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抛开了自己的聪
明,离弃了本体,忘掉了智识,与大道融通为一,此即“坐忘”。
要是说从“有待”到“无待”的嬗变显示着庄子的逍遥情怀从“相对”转进到了“绝对一,
l林语堂:‘人生的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2陈少明:‘“孔子厄于陈蔡”之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48页.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l册第117页.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l册第206页.
371
国际儒学论坛·2009
那么,“心斋”、“坐忘”在这一变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非同寻常的。冯友兰曾经指出,
置身于“心斋”、“坐忘”之中,其实也就是置身于“纯粹经验”之中,“列子御风而行,无
风则不得行,故其逍遥有待于风。推之世上一般人,或必有富贵而后快,或必有名誉而后快,
或必有爱情而后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1000题:专题11-时态二(现在进行时)(答案解析).pdf VIP
- 外科学课件:胸部损伤-.ppt VIP
- 2021年1月自考1146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pdf VIP
- 营运桥梁变形监测报告.doc VIP
- 防水基本知识的普及雨虹.pdf VIP
-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1000题:专题10-时态一(一般现在时)(答案解析).pdf VIP
- 大疆无人机操作教程视频.pdf VIP
-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1000题:专题09-动词-专项训练(答案解析).pdf VIP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培优辅差计划.docx VIP
- 东方雨虹聚羧酸减水剂应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