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派:文化流动性与社会、人
吴福辉
十多年前恐怕我都无法想像海派研究有一天会成为“显学”。正因为如今海派
几乎是人人张口能谈的东西,那么,面对“海派活力”这样一个不免有“实用主义”之
嫌的题目,我建议还是要保持一点冷静的态度。历史上的“海派”的殖民地色彩、金
钱商业性质和脂粉气,现在似乎已经渐渐淡出,越出我们的视野了。今天我们谈论
起海派来,似乎更重视它的骄人之处:对外开放的从容心态、市场经济的灵活、诚
信、讲规则的头脑,以及从物欲的非压抑状态到精神的某种解放等等。但如果不认
真对待海派的往昔,我们就会陷人盲目。差不多海派文化具有创新活力的任何一
条,都有它严重的两面性。这两面性从来就是存在的,现在仍是这样。比如让北京
人说起今日的上海,那是一个高楼盖得好看、盖得和城市整体比较和谐的地方,是
个比较卫生、工资高一些、外国人喜欢住(不是玩)的地方;也是城市规矩多,姿容骄
傲,瞧不起内地人,教内地人住得不舒坦、穿着打扮随意就会让人看不起的地方。
只是当初海派处于诞生阶段的时候,人们仿佛只看到了一个怪胎,一个异物,仅仅
强调它与传统文明格格不入的商业媚俗的那一面,一时之间批评声鹊起。仅有杨
晦先生1947年在中国扬京(派)贬海(派)的文化境遇下,竟然大胆地发过这样的
话:“所谓海派的作家呢,虽然是跟工商业都市的兴起一样,是挟带着污浊和罪恶
的,却要从这种污浊和罪恶里逐渐成长、壮大起来,有着他们的进步性,有着他们光
明的前途。”①而现在,时代已经部分印证了这一预言,却好像忘掉海派是从什么地
方起步的。一个结实有生命力的婴儿,原先是差点要随着脏水被泼出去,如今,在
这个婴儿已经长成为青年时又短视地看不到多年来留在他身上的污秽,不经洗刷
就要推出去参加健美比赛了。
海派本来就是从自己不太干净的“传统”中走出来的,你无法割断。海派于20
世纪上半叶的上海产生,是上海诸多文化之一端(绝非全部,可目前渐渐似有囊括
全上海文化之势)。它原是中国前工业文明条件下的一种商业文化。在某种意义
①引自《京派与海派》。
16
鲞亟;塞丝煎塾丝兰堑盒!厶
HAlPA|:W日{HUAU10a岵×lNGYUSHB_lUI、RE卜I
上,它让人联想到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产生的实际情况,大半不是从
本土古典文化的主流中顺顺当当流淌下来的。它们受到外来的逼迫挤压,常常是
强制性的,甚至是病态的,不等你把条件准备好就猛然形成了。不是正变,而是
歧变。如果说任何事情的起点都会影响到新的出发点和新的落脚点的话,那么,
看待海派文化是尤其需要注意的。这不是自背包袱,关键是应该取何种目光看
待它。
因为会议题目确定了讨论海派的“美好”方向,所以我先强调此点。
至于海派文化的活力可以举出许多,我想提出三条:
第一,在中国大文化的圈子里面,海派是一活跃的流动性最强的文化。此种流
动文化是与富有保守性的中国文化相对而言的。台湾柏杨先生有酱缸文化的提法
虽有些绝对,但很使人警醒,正是指中国文化丑陋与停滞的一面。海派文化的流动
性,我不想从哲理层面去谈得浅人深出,我采用的是简单的譬喻层面,说它如水一
般的生长力、沟通力和灵活的弹力。海派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在现代中国受传统
政治、伦理的阻力最小,选择的自由度、幅度最大,所以,它在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
文明和中国宋明以来的江南商业文明之间,在新旧文化、上下层文化,在精英文化
和通俗文化之间,少受拘束,急速流动,相互激荡。这样就容易破除旧有的文明,生
成新质,具有很强的交替更新能力。这在中国文化素质中是属于难能可贵的。
具体一点说,在吸取西方和世界文化方面,海派甚至是采取激进的立场,拿来
就用,原装原配,不怕“西化”。海派对待衣食住行消费娱乐等的各种文化习惯,由
都市的摩登一直普及至大众流行,或者由民间状态提升到社会上层去,均属极其普
遍的现象。那时,进出上海商业街高楼大厦写字间的,固然需西装笔挺,《马路天
使》等老电影里赵丹所饰的城市流浪青年,照样要把裤线压得笔直。20世纪五六
十年代我也穿过上海卖出来的“假领子”半截衬衫,是海派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灵
魂不死,在质朴和摩登之间表现出弹性的最佳例证。其他像饮食文化,把大饼油
条、鸡鸭血汤、油豆腐线粉汤这些民间小吃,雪菜大汤黄鱼、腌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