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印度尼西亚Mw+9.3级地震和2005年巴控克什米尔7.8级地震前放气现象研究.pdfVIP

2004年印度尼西亚Mw+9.3级地震和2005年巴控克什米尔7.8级地震前放气现象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4——■苏门答臆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 2004年印度尼西亚Mw9.3级地震和 2005年巴控克什米尔7.8级地震前 放气现象研究 高建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 要:地震一洪水关系的证实在于水汽关系的确立。从大量的卫星图像中 查询,在大地震前是否有震中地区释放水汽的证据,而且这种证据是连续的、 不间断的、不断变化着的、最后证实水汽只能来自于震区而非其他地区的,这 件工作本身是可能的,也是困难的,但意义非凡,具有突破性的价值。 关键词:红外;云图;地震;放气 据宁夏学者王斌先生的发现,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 答腊Mw9.3级地震和2005年lo月8日巴控克什米尔7.8级地震前, FY一2C静止气象卫星云图显示,震区都有放气现象发生。 1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Mw9.3级地震 前的放气现象 是以震区为中心,呈放射状。18日23时和19日00时(后均为北京时 间)震区出现边界分明的一个圆圈,直径约243km。以19日07时计, 458 094 放射状椭圆南北长1 km,东西长1 km。椭圆面积公式S=ab 000 (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800km2。相当于2 个黑龙江省的面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气团。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Mw9.3级大地震,震前于 第一部分 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蓍腊地震灾害链●——95 16.8 Pa的特大次声异常信号(夏雅琴等2007)。 500 m/s 苏门答腊地震震中区到北京4 km,空气中声速为331.4 出。所指时间应该在2004年12月18日23:36时。 陈梅花等(2006)计算了苏门答腊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12 月6日 12月25日为第2时段,在这个时段内研究区潜热通量的增 量在第1时段的基础上向发震的俯冲带附近集中、加强,形成以缅甸小 板块中段为中心向西南辐射的一个异常高值区,最大潜热通量增量达 97w/m2,远远高出数据的精度(10~30w/m2)。地震前应力增强使 系统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加剧,这会提高海面和大气之间水热交 换的速率,从而导致潜热通量明显上升。 图1 2004年12月18日22时和23时红外云图 2 2005年10月8日巴控克什米尔7.8级地震前有放气现象,从9 (世界时9月7日17时)结束,时长23小时。这股气流的走向与整个 环流的走向是不同的,当时环流走向是自西向东,而这股气流是自东向 西南;这股气流的出处非常明确:来自地震震源区;可喜的是,从气流的 96——●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和步研究 开始形成,至逐步消失,基本匕记录下了完整的过程,只有快结束时的 4个小时(4张照片)没有我到。 震区放气分成嘣支。暂称A支和B支。A支235。,B支270。,相差 45。。A支先出现,02时头尾长60km;B支04时出现,长118km。之 78km和 后都增长,B支增长比A支快,至07时两支分别长至1 296 开始萎缩;15时B支消失,18时A支增长至592km时,头部突然向 km, 270。延伸237km,19时长至296km。9月8日oo时A支长888 但后部444km消失,说明震区供气结束。 按照曲苏联提出的前兆模式,孕震过程也分为3个阶段。开始,在 缓慢增加的构造剪应力作』{JF,岩石中裂隙大小和数U均缓慢增加。 “j裂隙密度增加到临界值后,进人第二阶段。此时,由于裂隙的相瓦作 用,它们迅速扩展,导致总的形变速率快速增加和介质性质的明显改 变。到r第二阶段,裂隙的进一步扩展和沟通被限制在紧靠未米宏观 第一部分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灾害链 一97 98——■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哥|究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