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清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评价_药学论文.doc
血清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评价_药学论文
血清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评价_药学论文
【关键词】 血清药理学
中药复方血药清药理学是目前国内外中药药理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它起始于1987年,日本Iwama等[1]发表了用动物含药血清研究中药的文章,并认为用该方法研究中药的在体作用是实用的体外实验系统。其最大的优点表现在实验结果与在体实验结果的一致性以及体外实验的易操作性,避免了在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体外实验中,将中药粗制剂直接加入体外反应体系中,而造成不能真实地反映体内药物作用情况的发生,是体外实验和体内反应相结合的一个较好的实现。但是作为一套科学规范的,可推广的血清药理学方法,还存在很多疑问诸如给药剂量、采血时间、血清灭活与否等问题的争论。近年来,血清药理学不断被应用于中药药理研究中,甚至在西药的药理研究中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笔者综合近年来国内研究情况,简述如下。
1 血清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就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的实验结果来看,中药血清药理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中药粗制剂的直接作用和药物血清作用的比较 在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体外实验中,将中药粗制剂直接加入到体外反应系统中,在实验方法学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中药粗制剂的成分复杂,含有各种电解质或杂质成分,以及酸碱度的影响等,都会对其生理活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体内外实验结果的不一致。中药复方一般是经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代谢失活或未经吸收(如一些高分子化合物),以及药物的非有效成分可能在胃肠道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有效成分,或通过体内的其他系统间接产生作用。用含药血清来做体外实验,不仅可避免中药复方各种电解质和杂质的干扰,而且更接近体内的药物代谢,产生药效的情况。徐瑶等[2]采用Greiss试剂检测小柴胡汤醇提物及灌服小柴胡汤醇提物小鼠血清对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研究小柴胡汤的抗肝损害的机制。结果显示:小柴胡汤醇提物直接加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液中不影响NO的产生,而加入120 min、180 min、240 min采集的含小柴胡汤醇提物小鼠血清能促进NO的产生,表明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释放可能是小柴胡汤的抗肝损害机制之一。这个研究结果提示,用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代替中药粗制剂进行试验更接近药物在体内环境中产生药效的真实过程。
1.2 给药剂量及含药血清添加浓度的量效关系研究 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是以含药血清作为药源进行观察。体外实验系统中,不同的血药浓度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即量效关系。王力倩等[3]在观察含苦参、仙鹤草的血清对肝癌腹水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实验中,提出了血清供体的给药剂量参考公式为:给药剂量=临床常用量×动物等效剂量系数(按体表面积)×培养基内稀释度,结果表明,以参考公式计算的给药剂量,可以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具有抗肿瘤活性,而给予低于参考公式计算的剂量,则不能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对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无显著作用。詹红生等[4]用含药血清方法观察补肾益精方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分别以补肾益精方等效剂量的0.5、1.0、2.5倍剂量,连续两次(间隔2 h)灌胃,于末次灌胃后1 h采血,各剂量组含药血清添加浓度(体积比)又分别为10%、20%、30%。结果显示,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2.5倍剂量组的含药血清抑制作用最强,同时结果也显示每个剂量组有明显的含药血清浓度依赖关系,作用强度顺序为10%lt;20%lt;30%。说明增加给药剂量来提高药效是有限的,提高含药血清浓度更为合适。
1.3 采血时间的确定及时效关系的研究 时效关系的研究最近也成了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找出给药后采血的最佳时间,可以避免药效物质被代谢减少或尚未吸收所造成的假阴性结果。目前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中常用的采血时间是60 min、90 min、120 min等,一般不超过360 min。詹红生等[4]观察不同时间采血对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以等效剂量连续两次(间隔2 h)灌胃,分别于末次灌胃后1 h、2 h、3 h采血,同等条件下制备生理盐水灌胃对照血清,结果表明,1 h的含药血清组的骨吸收陷窝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方素萍等[5]研究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黏附中性粒细胞能力的影响的实验中,观察连续给药3天后0.5、1、1.5、2、2.5 h所取黄连解毒汤(HLJDT)含药血清对HUVEC增殖及黏附中性粒细胞(PMN)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点的HLJDT含药血清均有一定的抑制HUVEC PMN黏附的作用,且与取血时间点存在一定的时效关系,其抑制细胞黏附的最佳时间点为90 min左右。
1.4 给药方式的研究 为了使药物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以便于药理作用的研究,这就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补体因子H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_医学论文.doc
- 血液替代品的制备及其抗失血性休克的初步研究_药学论文.doc
- 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_医学论文.doc
- 血液灌流治疗儿童毒鼠强中毒血液中的毒物浓度监测_药学论文.doc
- 血液肿瘤树突状细胞的研究_医学论文.doc
- 血淤证与基因相关性的研究概况_医学论文.doc
- 血清CA125在子宫内膜癌诊治过程中作用的探讨_医学论文.doc
- 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_医学论文.doc
- 血清HBV-DNA与HBV免疫学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_医学论文.doc
- 血清IgE水平检测及变应原皮试诊断Ⅰ型变态反应病的意义_医学论文.doc
- 血清蛋白质谱在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_医学论文.doc
- 血清蛋白质谱模型对胃腺癌诊断的应用性研究_医学论文.doc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QT间期的关系_医学论文.doc
- 血清锌、生长激素和IGF-1与儿童银屑病的关系_医学论文.doc
- 血瘀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的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doc
- 血竭提取物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血竭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_药学论文.doc
- 血管内介入技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_医学论文.doc
- 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脑动静脉畸形87例_医学论文.doc
- 血管内照射对抑制兔血管损伤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疗效观察_医学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