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度市南村镇柏家寨发现的旧石器
【关键词】山东省;平度市;柏家寨;考古调查;旧石器时代晚期
【摘要】2013年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度市博物馆对平度市南村镇柏家寨附近的大沽河中段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石制品数十件,根据当地区域地层的堆积年代分析,推测其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之末或全新世早期,该地点的发现,对研究环渤海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人类生活的环境背景、旧石器文化内涵以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013年夏,南村镇村民焦海磊在该村东北的大沽河西岸河道中捡到数件疑似人工打制的“石器”,交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辨识其中两件具有人工性质。我们随即与平度市博物馆组成调查队,在采集点附近10公里范围内展开调查。经20余日野外工作,确认旧石器地点2处,其中在柏家寨地点采集石制品数十件,颇具特色,可能代表着本地域特有的旧石器文化内涵,现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一、地理环境及地貌概况
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28′―37°02′,东经119°31′―120°19′。东以小沽河、大沽河为界,与莱西、即墨市相邻;西及西南以胶莱河为界,与昌邑、高密市相望;南与胶州市毗邻;北与莱州市接壤。下辖南村镇位于市东南34公里的大沽河西岸,镇东部为临河高地,西北部为小弧丘地域,西南部较为平洼。地势整体上较为平坦,系河流冲积平原(图一)。
在地貌分区上,平度市属鲁东山区亚区,第四纪沉积物堆积继承前期构造发展,以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气候以冷为主,间或短暂转暖。沉积物成因类型十分复杂,其发育与现代地貌形态有密切关系。丘陵区多为陆相沉积,低洼处和盆地发育有浅水湖泊和沼泽相沉积,沿海地带的海积层常组成海拔5~10米的二级海积阶地,平原区以冲积相、浅湖相沉积为主,夹有海陆交互相[1]。
南村镇段大沽河两岸发育有一级阶地,高出河漫滩5~6米,两侧村庄即坐落于阶地之上。阶地上部系全新世河流冲积层,主要由粘土、粉砂质粘土、粉砂组成,下部为粗砂、砾石等组成的晚更新世砂砾石层。具有河漫滩、河床相沉积二元结构,以距此地点数十公里的小辛疃附近剖面最为典型。因治理大沽河人为逐年拓宽河道,加之河流对右侧(西岸)冲蚀,左侧(东岸)河漫滩甚为宽阔。此次调查区段内的河道甚宽,柏家寨横断面处东西两岸相距约260米,但绝大部分河床出露,河水被分割成几缕支流向南奔淌。石制品便于河漫滩上采集所得,地理坐标为北纬36°33′37.961″,东经120°08′49.721″,海拔24.70米(图二)。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便在河两岸堆筑土坝,并陆续拓宽、垫高,后坝顶成为南北交通便道。2012年大沽河治理工程破土动工,调查时土坝已加宽至15米左右,将被修筑成公路,东西土坝间的一级阶地现长满青草,前后缘阶地面宽20~30米不等。
二、 石制品
因石制品采集于河漫滩之上,未免受其他自然营力作用影响,本文仅对人工性质确定的13件标本进行介绍,其中有石片6件,废片2件(1件横断片、1件纵裂片),石器5件(3件刮削器、1件凹缺刮器和1件尖状器)。
2013BJZ2,Ⅵ式长型石片,黑色凝灰岩质。有疤台面,正面观呈锐角三角形。打击点明显,打击泡强凸,有锥疤发育。石片左侧缘有褶皱,右侧上部外凸,中下部折曲内收,远端外凸呈钝角。背面近台面端有一宽型小片疤,另有经多次打击而成崩疤。中度磨蚀,不确定是否有使用痕迹。石片角108°。长56.7毫米,宽37.3毫米,厚7.6毫米,重14.54克(图三,5)。
2013BJZ3,Ⅴ式长型石片,白色泥质板岩。素台面,甚平。腹面有一棱状凸起,自打击点贯穿片体与石片远端交于左侧,左侧缘呈一纵长小平面。背面近、远端可见2个片疤,方向相异。中度磨蚀。石片角75°。长35.1毫米,宽26.8毫米,厚12毫米,重10.25克(图三,1)。
2013BJZ5,Ⅴ式长型石片,白色泥质板岩。点状台面。打击点清楚,半锥体平凸,略显,打击泡微凸。背面接近近端处有2个片疤,与该石片打击方向相同,约占背面面积的1/5,其余皆为节理面。中度磨蚀。长34.3毫米,宽33毫米,厚8.1毫米,重7.62克(图三,2)。
2013BJZ7,Ⅵ式宽型石片,黑色凝灰岩质。刃状台面。台面缘与远端大致平行,石片正面观近梯形。近端有多个细小片疤,有锥疤及放射线发育,远端平齐,呈横窄长平面。背面有一纵脊,近端处有多个片疤。中度磨蚀。长36.5毫米,宽51毫米,厚13.4毫米,重16.57克(图三,4)。
2013BJZ8,Ⅲ式长型石片,灰色安山岩。台面为节理面,近似三角形。打击点不明显,有锥疤,放射线发育。腹面中部略凹,两侧及远端微翘。背面有一纵脊贯穿石片两端,石片近端有2个小片疤。中度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