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里耶秦简与“闾左”为“里佐”说
[摘要] “闾左”称谓与秦史终结有密切关系。对于“闾左”身份的理解,长期以来异议纷纭。自20世纪80年代初,相继有几位学者提出“闾左”为“里佐”的推想。这一认识似乎并没有在围绕“闾左”身份的讨论中得到多数学者的理解和赞同。里耶秦简出土之后,一些整理收获和研究成果相继发表。有学者写道:“据近年出土的里耶秦简,里正之下,还有里佐,是里正的副职。”里耶秦简的整理和研究,应当有利于澄清相关认识,推进相关研究。但是就现在已经发表的简文内容看,被有的学者理解为“里佐”的“佐”可能还是“乡佐”。里耶秦简中似乎尚未见可判定当时基层行政体系存在“里佐”的确证。“闾左”为“里佐”之说,还有待于新的考古文物资料的证明。
[关键词] 秦;闾左;里佐;里耶秦简;乡佐
[中图分类号] K87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4)04―0014―04
“闾左”称谓的意义与秦王朝覆灭的历史解说有密切关系。对于“闾左”语义,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说。自20世纪80年代初,相继有几位学者提出“闾左”为“里佐”的推想,对秦史终结发表了新的意见。这一认识似乎并没有在“闾左”身份的讨论中得到多数学者的理解和赞同。数十年来,有关“闾左”的辩议依然众说纷纭。也许考察的继续深入,有待于出土文献资料提供的新的信息。里耶秦简出土,有学者提出简文可见“里正的副职”“里佐”的认识。里耶秦简的整理和研究,应当有利于澄清相关认识,推进相关研究。但是就现在已经发表的简文内容判断,似乎尚未有可以证明“里佐”存在的确证。
一“闾左之戍”与秦史终结
《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记述:“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主张“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于是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攻?、?、苦、柘、谯皆下之。” 又“入据陈”。“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首义大泽乡,天下云合响应,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汉代人总结秦亡的原因,多将“发闾左之戍”与“收太半之赋”并称。 《史记》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传》载伍被曰:“收太半之赋,发闾左之戍。”《汉书》卷一五《伍被传》:“收太半之赋,发闾左之戍。”《淮南子?兵略》:“发闾左之戍,收大半之赋。”《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上》:“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抱朴子》外篇《用刑》:“大半之赋,闾左之戍。”“闾左”之戍,被看作导致秦灭亡的直接原因。《汉书》卷四九《晁错传》载晁错语:秦发“谪戍”,“后入闾,取其左。发之不顺,行者深怨,有背畔之心。”“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汉书》卷一三《异姓诸侯王表》说秦“适戍强于五伯,闾阎?于戎狄”,最终导致“速自毙”。
颜师古注:“陈胜、吴广本起闾左之戍,故总言‘闾阎’。” 《艺文类聚》卷六引后汉刘《郡太守箴》曰:“秦发闾左,陈涉奋威。”这一判断得到后世的普遍认同。如《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言:“二世发闾左而海内崩离。”宋范祖禹《唐鉴》卷二一《懿宗》:“秦发闾左、戍五岭,而陈、项起,秦遂以亡。”宋韩元吉《上贺参政书》:“阿房之工未休,闾左之戍继起,足以致胜、广之盗,而秦遂以亡。”
〔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一三《书》。甚至有人说:“闾左之戍不发,则秦不亡。”
〔宋〕徐鹿卿:《九月朔有旨令伺候内引壬子入国门是日内引奏札》,《清正存稿》卷一《奏札》。于是,“闾左”的意义,成为秦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对于秦末历史的认识至为关键。
二“闾左”身份的不同解说
《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上》:“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海内愁怨,遂用溃畔。”颜师古注引应劭曰:“秦时以适发之,名‘适戍’。先发吏有过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发,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戍者曹辈尽,复入闾,取其左发之,未及取右而秦亡。”应劭说应是较早对“闾左”的具体解释。然而“复入闾,取其左”,“左”的文义依然不明朗。《汉书》卷四九《晁错传》颜师古注引孟康说:“秦时复除者居闾之左,后发役不供,复役之也。或云直先发取其左也。”孟康说大概是较早提出“居闾之左”理解的意见。《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司马贞《索隐》也说“闾左”即“居闾里之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