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循环废气在缸内运动规律的可视化的研究.pdfVIP

再循环废气在缸内运动规律的可视化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燃烧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044137 再循环废气在缸内运动规律的可视化研究 姚春德。吉庆,刘增勇,李云强,卢艳彬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天津,300072 电话:(022)”40 6649,Email:arcdyao@日u.edu.cn 摘要:在一台透明缸体、有进气滚流的单缸发动机上,用可视化技术对模拟再循环废气(EGR)的烟气 进气过程及其缸内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废气进气位置、不同转速、不同测量位置及 不同废气进气量等因素对废气在缸内的运动及其分布有重要影响.其中,废气的进气方式对废气在缸 内的浓度分布及其与空气混合的影响最大。适当的进气方式可以使废气随进气滚流在缸内产生分层, 而且该分层随转速升高而得到加强.据此结果,提出了EGR气体在气缸的运动规律,并建立了气体流 动毗及不同EGR进气方式在缸内废气浓度分布模型. 关键字:可裰俄中{镰I—}再} 0引言 但常规的EGR使废气通过进气总管与混合气掺混后进入气缸,会造成高EGR率时降低火 焰传播速率严重时增加失火率,使燃油消耗和未燃碳氢排放大幅度增加.因而常规EGR 方式在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方面受到限制.最新的研究表明,如果采用适当的EGR废气 进气方式,不仅可以比常规进气方式增加EGR率,使NOx下降得更多,而且还能使发动 机的其它综合性能得到兼顾【1、2、3】。为了利用EGR技术进一步减少NOx排放并兼顾 发动机综合性能,本研究在透明缸体的发动机上,对再循环废气在缸内的行为用可视化 技术进行研究,以期深入了解进气方式对废气在缸内运动规律的影响,以提出更优的EGR 降低NOx途径. 1可视化系统 本研究可视化系统主要由光学发动机、激光光源、片状光光路、高速摄像、数据记 录和处理以及控制系统组成,试验装置总体设计详见t21。 本实验的光学发动机由产品发动机改造而成。 缸体加长并采用透明材料使之便于光线透过。高速 摄像美国KODAK公司生产的KODAK SR.ULTRA.C型高速彩色CCD.该机最大的拍照速 度为10000f/s,而且可以通过电缆与计算机连接,直 接将所拍到的数字照片及时存储到计算机中.实验 用双色氩离子激光器,其功率在实验时为1.5W左 口 右,发射激光直径为1.25mm。系统的其它参数详 见表l和参见【4】· 图2EGR单侧进气方式示意 本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5007603I 702 裹1 发动机参数衰 攒型~ 气门数盖嚣数燃篓妻型式 位置:釜塞 形式是霎轴压缩比捧/tt量] /t.I.1i。行程/_ 繁盖尹位rc^) 一~ 四行程 · 棚顶形 :盖 :l磊,.e s。- ts.,×66 进进捧捧 开关开关 船鹋M踮 叶船略胴叱叱叱叱 2 EGR缸内气体运动规律 2.1.0 EGR进气方式设计 图2显示了单侧进气的结构形式,来自排气管的废气通过引导喷孔喷进气道,用以 保证废气只从一侧气门进入发动机气缸.中央进气则将废气导气管口对准两个气门中间 位置.常规EGR进气的方式。是把来自排气管的废气直接引入进气总管,保证废气与新 鲜空气的充分混合.研究中主要针对上述三种进气方式进行对比. 2.1.1示踪粒子 高速CCD捕捉照片的原理 是利用Mie氏光的微粒散射现 象【5】。根据这一原理本实验选 用的示踪粒子是烟,因为烟的跟 随性好,光的散射现象也很明 显。虽然钛白粉的散射效果较 佳,但较长时间使用会使粉末附 着、积累在燃烧室底部的石英玻 璃表面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