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表型性状和药材品质的8个贵州太子参品系的筛选与评价
[摘要] 目的:运用单株选育法,对目标太子参单株进行株系比较试验,为太子参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材料。方法:以施秉SB-4号种源的8个太子参单株为选育对象,观测植株的27个表型性状、8个产量性状,UV分光光度计检测各株系的多糖含量。对观测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比较和筛选,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药材中多糖含量进行评价。结果:因子分析将27个表型性状归属于7个主因子,其中ZT-01,ZT-02,ZT-06,ZT-07株系的综合表型性状较好;8个产量性状可简化为新的3个主因子,以ZT-01,ZT-02,ZT-03,ZT-07株系的综合产量性状较好;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ZT-01,ZT-02,ZT-05,ZT-08株系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ZT-03,ZT-04,ZT-06,ZT-07株系。结论:从表型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综合考虑,ZT-01,ZT-02,ZT-03,ZT-06,ZT-07表现优良,其中ZT-01,ZT-02株系可作为重点扩繁株系进一步选育;ZT-06,ZT-07株系的株型,主茎节数等表型性状好,可以作为观赏品种选育;ZT-03株系的抗性好,产量高,可以作为抗性品种进行选育研究;ZT-05株系的多糖含量高,翌年继续进行单株筛选。
[关键词] 太子参;表型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中药材的育种工作不仅要以产量和质量作为主要目标,同时也要关注其质量,要协调各性状间的平衡发展。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 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1]。近年来,随着太子参野生资源的减少、市场需求的增加,人工栽培资源已成为商品药材的主要来源。但目前贵州施秉县太子参的种质资源较为混杂,质量良莠不齐、种性退化现象日益严重。本文在前期综合运用农艺性状、指标性成分和遗传多样性指标完成太子参种质资源系统性筛选基础上[2-3],从种质资源圃的施秉SB-4号种源中筛选出8个太子参单株进行株行栽培比较试验,在同一时期种植在同一地点,且栽培管理条件完全一致。翌年,自出苗开始观测植株表型性状、产量性状,测定品质指标。借助因子分析法对太子参的农艺性状进行简化降维,找出影响表型性状的主要因子,分析各性状的相互关系,确定优良株系,旨在为进一步选育出适应云贵喀斯特山区种植的太子参新品种奠定坚实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贵州省施秉县牛大场镇中药材种植基地,海拔946 m,E 107°56′0.9″,N 27°08′16.0″。试验基地所在地区属高原季风性气候,年均降雨量1 060 mm左右,年均温14~16 ℃,无霜期255~294 d。试验地为新开垦土地,黄壤,微酸性,富钾缺磷,复合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1.2 太子参种质资源
自2007年开始收集太子参种质资源,保存于贵州三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种质资源圃。经多年对种质的纯化,从SB-4号种源中筛选出8个表型有特色的太子参单株,命名为ZT-01,ZT-02,ZT-03,ZT-04,ZT-05,ZT-06,ZT-07,ZT-08,见表1。
1.3 株系比较试验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8个小区,面积为2 m×2 m=4 m2,小区隔离行0.5 m。2012年11月21日对8个单株太子参采用斜种方式进行种植,每个单株块根种植一个区域。种植前将发酵沤制的基肥撒土面,覆土少许。块根芽头朝上呈“品”字形排列,前后株距20~25 cm,覆土6~10 cm。田间管理按牛大场基地太子参管理方法[3]。
1.4 观察指标选择与测定
从太子参出苗开始,每隔15 d观察1次,记录植株生长情况。2013年5月15日,植株地上部分茂盛时,测量8个株系137个单株的叶片数、分枝数、花数、地上生物量等27个表型性状。药材采收期时,测量137个单株的单株块根数、地下生物量等与产量相关的产量性状。每个单株随机取10个块根测定长、粗、上径、鲜重等与药材外观性状相关的产量性状。
太子参多糖为中性葡聚糖,具有抗应激、抗疲劳、增强免疫作用,与太子参的治疗功效相宜[4-5]。晏春耕等[6]研究认为太子参多糖的高低与其药材商品外观有一定相关性,太子参表面颜色为黄白色,越饱满,多糖含量越高。因此,本文选用太子参多糖作为评价株系品质的内在指标。检测样本为单株,于55 ℃烘干,称重,计算折干率,粉碎过4号筛,苯酚-硫酸法[4]测定太子参多糖含量。
1.5 多糖含量测定
1.5.1 仪器与试剂 GBC Cintra 2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澳大利亚照生公司);EL-1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