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明代文掌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综蓬
编 者
2004年10月25日至27日,由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和中
国明代文学学会联合主办的“2004明代文学国际研讨会暨明代文学学会第二
届年会”在南开大学召开,海内外学者九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七十
一篇。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了以往将明代小说、戏曲、诗歌、散文
及文学批评研究割裂开来的模式,开始将明代各种文体创作和理论批评研究
结合起来进行研讨,各方面专家欢聚一堂,共同切磋,各种研究方法互相渗透、
影响、启发,这对拓展明代文学的研究领域,提升明代文学的研究品位都将有
巨大的影响。
本次研讨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关于明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罗宗强先生
《隆庆、万历初当政者的文学观念——以1567至1582年为中心》一文对隆庆、
万历初年当政者高拱、张居正、徐阶、申时行的文学观进行了考察,认为他们的
诗文观“着眼点都在治道上,他们看诗文的价值,以是否有益于治道为转移”,
但从张居正和申时行的创作实践中,还可以看到另一个问题,“当他们从吏洽
的角度看文的时候,他们讲实用;而他们日常的爱好却是另一回事,他们往往
注重文的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就文学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
法:“对于文学的社会角色,对于它的功用问题,似乎应该从多层面来考虑。不
同的社会群落,出于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认知,同一社会群落,处于不同的
地位时,也会有不同的认知。”左东岭《元明之际的气论与方孝孺的文学思想》
一文结合元明之际的气论观念对方孝儒的文学思想作了研究,认为方孝儒之
死,“绝掉的是一种理想、一种气节、一种活力、二种灵感,因此明代文学思想史
进入了雍容平和而缺乏力度的台阁体”。。郭庆财、张毅的《屠隆“性灵”文学思
想刍议》认为,屠隆是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早期倡导者,他注重吟写真性情,
并以自得为美。但屠隆后期笃信佛道二教,其性灵思想逐渐堕入清虚空渺的
佛禅和道教的内丹说里,产生了消极的蜕变。
文学流派的研究也是本次研讨会的热点。何宗美《公安派结社的兴衰演
812编者
变及其影响》指出,“公安派结社始于万历八年,终于天启元年,前后持续时间
长达四十余年,共达到三十四例”。宋克夫、余莹的《唐宋派考论》考察了“唐宋
派”概念的来源,并考定“唐宋派形成于1533年,成熟于1536年”。雷磊《明代
六朝派的演进》对正德诗坛以杨慎、薛惠为首的学习六朝初唐的思潮作了研
究,提出了“六朝派”这一新概念。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也引起了不少学者重视。唐朝晖、欧阳光的《江西
文人群与明初诗文格局》和饶龙隼的《南唐故家与西昌文学》都对明初江右文
学作了研究。唐文认为,“对明初及以后影响最大的既不是吴派、越(浙)派,也
非闽派、粤派,而是以刘崧、陈谟等为代表的江西派”。饶文则从家族文化角度
考察了江右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每当他们述及徙自五代、世居西昌之故家
旧族,便会流露出前人少有的眷顾,尤其对徙自金陵的故家旧族,还往往有深
沉的南唐情结。”此外,夏咸淳《论李流芳及明末嘉定文学》以“嘉定四先生”为
中心,对嘉定地区的文坛及创作特点作了研究。严明、童皓的《明代苏州文人
功名心的分化》则以科举“成功”与否为界,分析了明中叶以后苏州文人的不同
心态。
在明代诗、文、词及其理论的研究方面,陈广宏《元明之际宗唐诗风传播的
一个侧面——以“二蓝”师法渊源为中心》通过对明初闽中诗人蓝仁、蓝智兄弟
得授诗法溯源性的考察,清理出了任士林一杨载、杨载—杜本、杜本一蓝氏昆
友一系的诗法传承脉络。陈书录《“随其所宜而适”——徐渭雅俗文学理论的
哲学基础》提出,徐渭“‘随其所宜而适’等哲学思想,突破了朱熹《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的樊篱,并且将原来看似相对独立的几个文论范畴有机地联系在
—起,将诗文理论与戏曲理论融为一起,使之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互深化,
相互推进,不仅提升了文论的理论价值,渗透着某些艺术哲学的因素,而且增
加了冲击程朱理学、封建礼教和复古主义的力度,更加显示出徐渭作为晚明文
学解放先驱者的历史作用”。马宇辉《画家唐寅的一次诗学探索》从艺术史的
角度对“诗画一律”的理论进行宏观考察,认为“真正在诗歌创作中将其付诸实
践,大胆进行尝试的,唐寅可谓第一人”。郭英德《明人自传文论略》~文指出,
明人的自传文,就文体类型而言,包括自序、自状、自传、墓志铭、自祭文等多种
文体;就写作动机与写作宗旨而言,可以分为写实与写趣两种倾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