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崂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及地貌特征
郭良相石宝徐兴永
(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山东青岛266061)
摘要崂山是我国海岸线上海拔最高的山,海拔1133m。研究发现,崂山发育有典型而系统的古冰川
侵蚀和堆积地貌,侵蚀地貌包括u型谷、古冰斗、角峰、刃脊、垭口、崮、冰臼、擦痕等地貌类型。堆
积造貌包括漂砾、石河、侧碛堤、中碛堤、终碛堤、冰碛丘陵、冰碛扇等地貌类型。此外崂山还发育冰
碛海岸、冰碛群岛、季候泥等独特的地貌类型。崂山有可能是继庐山、黄山古冰川遗迹被发现后,我国
东部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又一新的重大发现。这对研究我国东部第四纪时期气候环境变迁、陆架环境演化
重大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崂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键词古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第四纪冰川青岛崂山
1概述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侧,是我国大陆海岸上最高的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图1)。崂
m,总面积446km2,海
山三面环海,形成山海相连的独特景观。崂山的主峰称巨峰,海拔1132.7
岸线长87。3km。崂山山势以巨峰为中心,向东北、西北、西南3个方向延伸。在这些支脉中,海
拔500m以上的山峰有28座。
崂山及其周边地区出露的地层以新生界为主,分布广
泛,缺失整个古生界及部分中生界。中生界主要分布在午
山一带,以下白垩统青山组火山岩层为主,上侏罗统莱阳
组、上白垩统王氏组也有出露。而古生界之前的地层主要
是元古字的胶南群片麻岩,出露于东部的边缘及近岸的岛
屿地带。中生代燕山期崂山花岗岩为该地区最主要的岩
石。崂山花岗岩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喜马拉雅运动造就
了崂山地势地貌格局。崂山花岗岩是苏鲁地区燕山期花岗
岩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较典型的由
钙碱性岩套(包括石英二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
岗岩3个单元)和碱性岩套构成的I—A型复合花岗岩体。
崂山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典型、独特,是地球内外应
力在大自然漫长地质岁月中精工细雕形成的。在漫长的第
圈1崂山地理位置
三纪期间,崂山的地貌格局已经形成。进入第四纪以来,
全球气候经历了冰期/问冰期气候变迁,塑造了崂山现在的地貌景观。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崂山发
育典型而系统的古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中国东部中低山地第四纪冰川问题争论已达80余年,至
今仍存在分歧。产生争议的原因之一是未能找到保存最佳的冰川地质证据。尽管崂山古冰川遗迹的
发现较晚,确有可能是中国东部保存最佳的冰碛地貌。崂山古冰川遗迹的发现将会对我国东部古环
境变迁、陆架环境演化、冰缘环境的南界、海岸地貌类型等一系列第四纪地质问题的研究,产生重
大的影响。
2崂山古冰川地貌类型
冰川对地貌的塑造作用主要体现在冰川的侵蚀作用和冰碛物的堆积作用。侵蚀作用包括冰川对
基岩或砾石的拖蚀作用、刨蚀作用、磨蚀作用和冰融水对基岩或砾石的冲蚀作用等;冰川的堆积作
用主要包括冰川对冰碛物的搬运、堆积作用和冰融水的搬运堆积作用等。崂山古冰川地貌非常发
育,具有典型性、系统性和独特性。
2.1 古冰JIl侵蚀地貌
2.1.1 拖蚀(拔蚀)地貌。冰川底部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而松动,若这些松动的岩石和
冰川冻结在一起,当冰川运动时就把岩块拖动带走,这就是冰川的拖蚀作用。拖动作用与一般的剥
蚀作用不同,前者好似挖土机,后者类似人工挖土。拖动作用一次就可以拖走一块巨砾,所以崂山
地区的若干洞的形成与拖动作用有关,如那罗延窟的形成就与古冰川的拖蚀作用有关(图2)。在
崂山的巨峰旅游线上,电缆车的起点附近(前风庵所在地),就保持着古冰川的拖(拔)蚀过的岩
块,但是该岩块还未被带走,留下了拖蚀作用的证据。崂山的河谷以巨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具
有源短、谷宽,呈u型等特点,是典型的u型谷(图3)。崂山广泛发育的“崮”地貌也是在古冰
川拖动作用下形成的。“崮”指四周陡峭、顶部平整的地貌类型。
图2崂山华严寺景区发育的那罗延窟 圈3崂山泉心河南侧发育的u型谷
2.1.2 磨蚀地貌。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
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LEAP的wSN安全数据融合存储策略的研究.pdf
- 生物功能化色谱方法研究转铁蛋白与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pdf
- 不同形态羟基磷灰石对口腔细菌生长影啊的初步探究.pdf
- 新药主要药效学的研究的质量保证.pdf
-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的分类的研究.pdf
-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的研究应用中的几点体会.pdf
- 广西涠洲岛火山射气岩浆喷发初步的研究.pdf
- 四倍体棉花纤维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与Meta分析.pdf
- 1990年以来我国国家目标和基础研究的密切结合及其在BEPCII中的体现.pdf
- 抗肿瘤活性海洋菌Serratia+proteamaculans657培养条件的优化与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