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目标导学.docVIP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目标导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目标导学.doc

7 诗三首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1.《涉江采芙蓉》中,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2.《短歌行》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3.《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诗人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4.这三首诗的诗句含意丰富,很好地体现了诗人的情感。赏析下列句子,体会诗人在其中蕴含的感情。 《涉江采芙蓉》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思维激活:可以从炼字角度,抓住“还顾”及“漫浩浩”两个词进行分析。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思维激活:“人生”是这两句的关键词,明确“人生苦短”的主要含义。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思维激活:这四句诗体现了曹操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雄心大志。 《归园田居(其一)》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自主探究 1.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子,“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2.曹操在《短歌行》中抒发了“人生几何”“譬如朝露”的感叹,认为人生苦短。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曹操的这种感慨呢?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的“暧暧”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文法导析 《涉江采芙蓉》 1.以反衬手法表现人物的心境 此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来表达人的凄清心境。“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诗人先营造了一个美好、欢乐的情境。然后情绪一转,发出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感叹,为表达诗中人物的孤独寂寞之感张本。所以开头两句极写美好、欢乐,正是欲以乐景衬哀情,这是此诗表现人物凄清心境的独特之处。 2.意境高洁,含蓄不尽 诗歌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感受到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缓和,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短歌行》 1.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 诗歌抒写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急切心情,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开阔胸襟奠定了诗歌激越高昂的基调,但他是在对人生短暂的感伤和不得贤才的忧思中来表现自己的抱负和胸襟的,所以笔调显得沉郁顿挫,形成了慷慨悲凉的风格。 2.巧用比兴 《短歌行》继承了《诗经》的优良传统,对比兴手法的使用相当成功。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说自己忧虑贤才不至的思想就如那永远不会停止运行的月亮一样;再如“月明星稀”四句,比喻还有贤才无所依托,表达自己应广纳贤才的心意;又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招纳贤才,多多益善。由于恰切地运用了这种手法,使诗人思贤若渴的心情表达得曲折婉转,很有艺术感染力。 《归园田居(其一)》 1.融对比与比喻于一体 (1)对比。诗人善于通过对比来体现诗的旨意。全诗第一层言出仕之苦闷,第二层道归隐之愉悦,这是对比关系;第三层“樊笼”与“自然”也是对比关系。其中第一层还有一系列的对比:如世俗与本性、丘山与尘网、鸟笼与树林、小池与深渊等。这些对比,将诗人崇尚什么、憎恶什么的心态,表现得十分鲜明。 (2)比喻。诗中多处以比喻达意。如:“尘网”比喻人世间的种种束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则是诗人对解脱困扰、重返自然的向往和追求的比喻;“樊笼”比喻官场生活。这些比喻都收到了使诗的旨意更加鲜明生动的效果。 2.情景交融 “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明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3.淡中有味的白描 诗歌中还运用白描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南野、田园、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炊烟、狗吠、鸡鸣,好一片田园风光!颇有乡村情趣的图景,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生机盎然。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这引起了众人争议。结合本课的《短歌行》这首诗,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从一个角度谈一下你对曹操的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