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流体机械
第十一届学术会议 编号:057024
轴流风扇叶片端导叶作用的研究
郑国胜 戴韧
(上海理一r大学,动力丁程学院200093).
Tel:021
E·Mail:dairen@usst.edu.c/l
摘要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叶片端导叶对轴流风扇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普通开式轴流风扇比较,
分析了叶片端导叶对内部流动作用的机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片端导叶的安装位置将影响轴流风
扇气动效率,安装叶片端导叶不能提高风扇静压升,但是在压力面安装时能有效地减小风扇rl-f‘顶泄漏
流与主流的掺混损失;在设计流量下。压力面安装叶片端导叶使泄漏涡的作用范围较小.涡核更靠近
吸力面;吸力面安装叶片端导叶弱化了泄漏涡的强度但没有减小泄漏涡的作用范围。
关键词 轴流风扇;叶片端导叶;叶顶泄漏涡
1引言
旋转叶轮的叶顶间隙流动是nr轮机械内部最为复杂的流动现象之一[i-5]。目前对
叶尖间隙流动研究的基本认识是旋涡流动,并称之为“间隙涡”(Tipvortex),类似
f机翼的叶尖旋涡,是由于叶片的压力面与吸力面之间的压差引起的。为了控制叶尖涡
尖涡,而且使叶尖涡离开了机翼的表面,机翼表面的下洗涡显著减少,从而降低了诱导
阻力。Watanabe等[7]对涡桨端导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装端导叶后推力和效率
都明显地提高,在低转速时提高更多一些。
轴流风扇与机翼或涡桨的结构不同,叶尖与机壳之间的径向间隙是有限的,间隙的
产生与发展受到限制,加之叶片旋转,叶片表面的附面层发生径向串流,在叶尖堆积恶
化间隙流动。在轴流风机上,吕文灿[8]采用附加导叶降低气动噪声,结果实验风机的
噪声的A声级下降了4—5分贝,全压效率提高3.O一3.5%,工况范围扩大了15%。依凤鸣
[9]研究发现,端导叶应用不当可能使效率下降,噪声增加。
综上所述,叶片端导叶是控制叶尖涡流汞I降低噪声的~种技术措施。目前叶片端导
叶的使用依赖于实验尝试,对于l:lf-片端导叶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掌握。本文采用数值方
法对低压轴流风扇叶片端导叶的流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探讨了叶片端导叶安装位置对
叶顶泄漏流动的影响,三者进行比较并说明了叶片端导叶控制叶尖流动的结果以及是否
有效的条件。
2物理模型
机翼端导叶如图l所示。影u向翼尖小翼特性的几何参数有:小翼的高度(展长)、
弦长、倾斜角、安装角、前缘后掠角、尖削比、面积和翼型等。翼尖小翼的的影响参数
很多,且翼尖小翼附近的流场极其复杂,本文先以轴流风扇叶片端部添加简单的四边形
小翼(端导叶)作为研究对象,叶片端导叶结构如图2所示。
为了计算方便,对物理模型进行如下简化处理:不考虑叶轮进口的突缩与出口处的
突扩,叶片前后缘作钝头处理;!r11.片端导11。f.无厚度,叶片端导叶切向宽度与叶片厚度的
比bw/b=2.1,轴向与叶尖基元吸力线一致,近似规则的长方形外形。
212
(a)叶片端导叶安装在吸力面 (b)叶片端导叶安装在压力面
图1Whitcomb小翼示意图 图2 本文的叶片及叶端导nf_结构示意图
3数值方法
本文数值计算采用Fine/Turbo商用软件包,时间相关法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组,
选用低速气流模型。
由于该叶轮叶片数少,叶片项部结构复杂,本文利用周期性对称条件取其中一个流
道,采用手工分块的方法。计算区域包括叶片主流区和叶顶间隙区。叶片主流区网格点
数:流向×展向×跨叶片方向=69×65×129,叶顶间隙区网格点数:流向×间隙高度方
向×叶片厚度及端导叶宽度方向=69×29×37,计算域共863,415个结点。
边界条件设置为:计算流量分别为1.3、1.0、0.7倍设计流量的三个工况点。进口
给定总压、总温条件;出口给定质量流量与初始压力;绝热固体壁面给定无滑移条件。
当计算残差下降4个量级,进、出口流量误差小于0.5%时认为计算达到收敛。
4结果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压力容器典型用钢316L中温低周疲劳的研究.pdf
- 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模式研究.pdf
- 双生子证候研究的分析和思考.pdf
- 镁合金废料的回收与熔炼技术的研究.pdf
- 浅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评价.pdf
- 中国淡水三角涡虫的染色体的研究.pdf
- 煤矿监控系统信息集成的研究和设计.pdf
- 弱伪随机性研究与其密码学应用.pdf
- 新型覆盖件铸铁模具材料地研究.pdf
- 锂离子电池LiMn2O4正极材料的掺杂的研究.pdf
- 数字化阴影法测量光学元件表面面形地研究.pdf
- 震前信息和地震.pdf
- 精神障碍患者重复违法情况回顾性调查.pdf
- 药膳依据九种体质分类与数据库建设构想.pdf
- 前缘弯掠斜流叶轮动静干涉三维非定常的研究.pdf
- 网络广告的可用性的研究综述.pdf
- 头标压缩算法的研究和实现.pdf
- 纳米TiO2粒子接枝MCM-41复合体系地研究.pdf
-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过程前馈反馈DMC探究(Study+on+Feedforward%26Feedback+DMC+of+Simulated+Moving+Bed+Chromatographic+Separation+Processes).pdf
- 眼眶容积回归方程的CT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