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频声波振动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适应性探讨 刘 彬1 赵丽娟2 刘志梅2 1.大庆钻探集团钻井一公司;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 摘要:低频声波振动采油技术是利用低频波 频率为l~300Hz 处理油层,使油层及流体产 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改善油层渗流条件,解除油层堵塞,达到增加油井产量,提高 原油采收率的目的。该技术以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对油层和环境无污染等特点而在石油工 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低频波振动采油机理,结合该技术在采油九厂的现场试验 情况,就低频声波振动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低频振动低渗透机理选井条件 -●·J■●L-·ok l 刖吾 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为低渗、低产、低丰度的“三低”油藏,储层条件和原油物性
较差,单井产量低。在开发过程中,由于钻井、完井及作业时对近井地带油层的污染、地层
流体中细菌的滋生、地层本身的结垢和结蜡等,又进一步使油层渗透率降低,油井产量下
降。另外,压裂和酸化等增产措施又会给油层带来二次污染。低频声波振动采油技术以其工
艺简单、成本低廉、对油层和环境无污染等特点而在石油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06~
2007年,大庆第九采油厂利用低频声波振动采油技术,对近井地带存在污染井进行了振动
解堵。试验应用20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1t,累计增油1494t,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2低频声波采油的理论基础 2.1采油机理 1 低频声压冲击波衰减很小,在井底发射出这样的大功率的低频波,它所形成的声压
冲击波就像用手去挤海绵一样把油挤出。 2 低频波作用于饱和的油气水层时,流体在近井地层的孔隙结构内作周期性的相对运
动,这种运动越靠近井眼声源处越强烈,从而提高渗透率。 3 在声场中,原油分子作周期性的结构组合排列,导致原油粘度降低。 ①无论声场的强弱都可以不同程度地促使液体加速流向声源,向井眼聚集。 ②当井底压力接近饱和压力时,声场可以脱去储层空隙内液体中的气体,分解出的气泡
脉动穿过岩石的空隙,疏通了孔道。 2.2声波效应 1 降粘,由于声波机械、热及化学等作用,原油中一些物质的分子自旋量及排列发生
变化,使介质的电导率和表面张力下降,从而有利于减弱分子间、分子与输油管道间的亲和
力,降低粘度,增加流动性。 2 脱蜡,声波在原油内振荡产生摩擦热,使与管道壁接触的边界层原油软化并增大软 一195—
化边界厚度。声波可使原油中脱出的气体按螺旋线向前推进,并在管壁附集形成一层气层,
从而阻碍了石蜡在管壁的聚结。 3 防垢,声波沿着管杆金属表面传播,引起盐垢与金属表面之间发生剪切错位,从而
阻碍盐垢的形成。 3影响低波声波振动采油效果的几个因素分析 3.1 一定振动频率波在不同地层渗透率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将振动频率定为50Hz,对不同渗透率规格的岩心进行振荡处
理,观察岩心渗透率的变化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油层。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见
表1。 表1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位置的试验数据 岩心渗透率 试验对比 10cm 20cm 30cm 40c,n 50cm mD 前 3.8 3.7 3.6 3.7 3.6 5 后 6.3 6.2 5.9 6.O 5.8 前 40.3 40.1 40.4 39.5 39.8 50 后 60.5 59.2 53.5 51.7 50.9 前 61.5 65.2 70.5 145.0 153.0 200 后 112。3 115 70。8 145。0 140.1 前 99.3 115.2 175.4 580.1 614.7 800 后 248.5 250.9 320.8 558.0 601.5 经过多次的以上试验得出下面的变化曲线 图1 。 於 ∞ ∞ 一摹一斛享制姗煅筑0帮 如 岩心位置 cm 图1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模拟试验对比曲线 根据图1分析如下: 1 原始平均渗透率在5mD左右时,振动后,整体渗透率都有提高,平均上升幅度为
44.6%,岩心后部渗透率提高幅度为38.3%; 2 原始平均渗透率在50mD左右时,振动后,平均上升幅度为48.5%,从渗透率变化
关系曲线可以看出,整个岩心部分处理都是有效的,各处的渗透率都有上升;
处理后,明显可以看出前部渗透率上升幅度较大,中部渗透率上升幅度达116%,后部岩心
渗透率反而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最大达9.12%。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振动的作用,使前部
堵塞物随振动波的作用脱离原来的位置沿压力减小的方向不断后移,造成后部堵塞。现场应
用中,由于地层能量较大,在振动过程中可以使地层堵塞物流到并筒内,达到解堵的目的。 3.2振动波的衰减规律分析 振动波在传播介质中的衰减,主要是由分子吸收、热传导和粘滞效应所引起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游戏设计概论复习笔记-第五章.pdf VIP
- BET的原理及使用方法.ppt VIP
- 2025年昆明市公共租赁住房开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游戏设计概论考研复习笔记-第四章.pdf VIP
- 化妆品生产良好操作规范GMPC化妆品质量管理体系全套内部审核记录.docx VIP
- 2025至2030无人机降落伞回收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游戏设计概论考研复习笔记-第三章.pdf VIP
- 《计算机视觉——基于OpenCV的图像处理》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心血管疾病诊断及临床合理用药答案-2024年山西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docx VIP
- 修脚培训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