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6 张鸣鹤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山东省第七次中医风湿病学术会议
《内经》论痹探讨
李赛宋绍亮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
《内经》以《素问·痹论》为主,结合《素 皮痹为五体痹之一,凡风寒湿热等邪气
问》、《灵枢》其他篇章,从概念、分类、病因病 侵袭皮肤,皮肤络脉阻闭,气血凝滞,出现局
机及防治上对痹证做了详细论述,是后世痹 部或全身皮肤肿胀、硬厚、变色、患部感觉迟
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现代临床有着深刻的 钝,麻木不仁者谓之皮痹也。包括了现代医
指导意义,也为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提供 学的硬皮病(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
了宝贵的借鉴。 病)。
l概念 肌痹,亦称肉痹,是以肌肉为主的一类病
《素问·痹论》对痹的概念的论述较为简 征。凡由风寒湿热毒邪扰肌肤,阻闭经脉及
略。仅提及其病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 造成气血瘀滞而出现肌肤疼痛,肢体无力,甚
为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 至或肌肉萎缩,手足不遂者谓之肌痹。肌痹
寒湿者也。” 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明·秦景明《证因脉治·痹症论》所云:“痹 凡风寒湿热之邪客于筋或伤于筋,或痰
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疼, 湿流注于筋,出现筋急拘挛,抽掣疼痛,关节
或凝结关节,或重着难移,故名日闭。”对痹证 屈伸不利等症者,谓之筋痹。筋痹主要包括
概念的病机、症状做了补充。 现代医学的坐骨神经痛。其病因病机为外感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中医内科 寒湿,郁而化热,湿热痹阻经络,流注骨节。
学》…中痹证的定义是: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 脉痹是以脉道空虚,出现脉搏减弱或消
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 失,患肢麻木,酸胀,疼痛等为主证的一种疾
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痹, 病。其病因病机为素体阳盛,或有内蕴热,或
闭阻不通之意,本病的主要病机是经络闭阻、 感受热毒之邪,或因风寒湿邪郁而化热,热毒
气血不畅。 炽盛,煎熬血液,化为瘀血,阻滞脉搏道,酿成
2分类 脉痹。《张氏医通》认为:“脉痹者,即热痹
2.1按病性分 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阳明有余,病
.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 脉痹身时热。”《中藏经·五痹》日:“血痹者
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风性走窜,故游走不定, ……其脉左寸口脉搏结而不流行,或如断绝
行痹与风湿性关节炎游走性疼痛十分类似。 是也。”根据临床表现,脉痹相当于现代医学
寒性凝滞,气血不通,故疼痛剧烈,类风湿关 的大动脉炎,称无脉症及结节性动脉炎等。
节炎、骨关节炎疼痛发作时与痛痹相似。湿 骨痹是以骨与关节症状为主一类病证。
盛则肿,各种关节肿胀、积液可表现为著痹证 凡由风寒湿热邪气侵入骨及关节,阻滞经脉,
候。 搏于气血,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或红或灼热,
2.2按部位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中华文化与海外华文传媒的关系.pdf
- 论中华养生的基本特征.pdf
- 论-中科云媒-系统对推进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与思考.pdf
- 论中药产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法治生态环境.pdf
- 论中药归经之相对性.pdf
- 论中药炮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pdf
- 论中药炮制与中药疗效的关系.pdf
- 论中药质量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 论中医学中的“象思维”——古代哲学方法在中医学中的体现.pdf
- 论中医养生思想研究的当代价值.pdf
- 6辊冷轧机工作辊的许用刚度--兼论无偏距轧机的原理.pdf
- 1920-1940年代美国建筑教育史概述--兼论其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pdf
- 2010年以来外界对中国国家属性的认知--兼论多面中国的对外传播策略.pdf
-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问题“三论”.pdf
-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挑战专利的意义+——兼论专利对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pdf
- 币缘政治视角下的美国粮食霸权及其影响——兼论中国的粮食战略对策.pdf
- 编辑创新能力论--哲学视野中的编辑工作与文化再度创新.pdf
-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兼论心血管病的病证结合.pdf
- 沉浸理论视角下的虚拟交互与学习探究——兼论成人学习者“学习内存”的拓展.pdf
- 沉默也是一种言说——论梁启超笔下的严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