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巾游开发 I
·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I
唐代山南地域都督府建制的演替
——兼论唐后期山南地域的节度司建制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艾 冲
唐王朝建立伊始,再度推行总管府制度,将数州合并为一个总管府级行政区域;武
德七年,总管府被更名为都督府。当时,为招抚地方割据者,权置州县颇多,至武德末
年已达550余州级政区。面对此种局势,若不建置都督府政区,就无法实行有效的管
治,稳定各地的局势。但地方行政单位太多,其负面影响也就日益显露出来。本文拟将
唐前期山南地域都督府建制演替历程分作武德至贞观、永徽至景云、先天至天宝三个阶
段,以及唐后期都督府简况和节度司建制的发展予以探讨,祈请方家指正①。
一武德至贞观年间山南地域总管(都督)府
建制的确立及调整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始针对都督府、州、县等地方建制过多的问题,进行整
顿。至贞观末年,共省废州级政区270个,存留约280州,都督府政区经过整顿而减至
50余个。本节拟按山南道地域范围,依次析述武德、贞观年间诸都督府的演替。由于
头绪纷繁,依诸都督府间的置废离合关系而分作几组来论述,以便能够理清其间变化。
武德七年前,山南地域共建置9个总管府(参见表1),而州级政区则达69个。之
后,州级单位经省并而锐减。贞观末年,都督府调整为4个,州政区也减至33个。
1.金州都督府——包括邓府,显府,襄府,金府
金州都督府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金州都督府,创置于武德三年(620),
初称总管府,治金州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管12州,即:金、直、洵、上(《旧志》
误作“井”)、商(《旧志》误作“洋”)、南丰、均、淅(《旧志》误作“渐”)、迁、房、
重、顺等州。同年,淅州改隶邓州都督府。武德七年,改称都督府。同年,废洵州,地
人金州;割出均州、重州隶襄州都督府。八年,废南丰州,地入均、淅二州。金府实管
七州(金、直、上、商、迁、房、顺)。贞观元年(627),废直州,地入金州。贞观十
年,废上州,其地分属金、商二州;又废迁、顺二州,地入房州。此后,金府督管3州
① 山南地域,指唐贞观元年依山川形便而划分的十道之一的山南道,相当今秦岭暨伏牛山以
南、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和浸水以西之区域。
l 88
唐代山南地域都督府建制的演苷E二二二二
——金,商、房诸州。贞观末年,金府仍管金、商、房三州①。此外,金府似应辖襄、
邓、均、唐4州。倘若如此,则管七州,惜无确据以资佐证。
邓州总管府置于武德三年(620),治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县)。下管七州,即:
邓,浙,郦、清,宛、新、弘诸州。武德四年,废新州,地人邓州。周年,邓州总管府
被撤销,六州改属山南道行台尚书省(驻襄州)⑦。
显州都督府置于武德四年(621),初称显州总管府,治显州比阳县(今河南泌
阳)。下管显、北澧(后称鲁州)、纯、湖四州。五年,置唐州(治枣阳)。隶于显府。
七年,改称都督府。贞观元年(627),撤销显州都督府。同年,废纯州,以桐柏县人显
州;废湖州,地入唐州;显、鲁、唐3州改属襄州都督府③。
襄州都督府武德四年(621),唐朝于襄州(今湖北襄樊市)开设山南道行台尚书
省,统制交、广、安、黄、寿等总管府属地,共有257州。其辖区包括北起秦岭、淮河
一线,南达今海南省,以及今越南国中部之地。五年,废郯州,以阴城、谷城二县并入
襄州。武德七年,撤销山南道行台尚书省,改置襄州都督府。襄府管州之数,《旧唐
书·地理志》记载为七州——襄、邓、浙、唐、均、重、都诸州。但这条记录是有问题
的。武德七年,显州都督府尚在(辖显唐鲁三州),唐州不可能属于襄府。均、重二州
割自金府,邓、浙二州则析自邓府。是时,襄府管区还应包括原邓府所辖的郦州(治新
城)、滴州(治向城)、宛州(治南阳)、弘州、郢州(治长寿)等五州,共管1l州。武
德八年,废郦、滴、宛三州,地入邓、显二州。贞观元年,废重、郢二州,地入襄、
温、荆三州。同年,增管原显府所属的显、唐、鲁(治方城)三州。襄府管9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