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传承创新中医药高层论振论文集
论中医之优势 。
杜 渊1 李秀亮2(指导)
1.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医在临床疾病诊疗上较西医有优势。首先从对疾病的认识过程来看,中医是从患者表现出来
的现象(症状)出发,通过中医望、闻、问、切来判断疾病。简而言之, “望”是看患者的神色形
态苗窍等方面的变化; “闻”是通过嗅和听所获得的资料; “问”是问患者的感觉, “切”主要是
指中医的脉象诊断。通过四诊的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最后得出中医的诊断结论并开出药方。
因此中医的很多病名是症状命名,如眩晕,腹痛等。而西医就不一样,虽然西医仍然有“视、触、
叩、听”,可是西医诊疗主要靠“指标”诊断,达到某项诊断标准,才可诊断什么疾病。比如一个
患者有喷嚏、咳嗽、流涕、恶寒、头痛、咽喉痛等症状,中医在这些现象症状基础上加上舌象变化
和脉象的变化,会得出一个“感冒”的诊断。而西医在这些症状基础上必须有血液的常规检查,看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来确定,如果前二项高,西医会认为是上呼吸道的细菌感染;
后者变化,会认为这个患者是病毒的感染。治疗上,西医会抗感染或者抗病毒。但假设在常规血象
都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患者同样有上述的症状,西医又会怎么处理呢?可能就只能对症处理,用
些解热镇痛之类的药物,或者让患者休息观察。遇见这样的情况中医就可以早期作出处理,使疾病
尽快控制达到痊愈。这就是中医的优势之处。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通过症状的表现,认为人和天地
相通,人体可以看作是自然的一个全息(全息理论现代科学是被认同的),那么人体的症状和自然
的表现也会有联系和相同之处,现象是本质的反应,中医讲“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内部的病变在
外表现出来。亚健康状态的患者,都面临着西医认为的客观指标的困惑,临床上明明已经出现了早
期的症状,可往往病理检查却是阴性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又往往是人为来确定的,它缺乏个体性和
特殊性,缺乏对疾病发展的认识去看问题,一定要达到这些指标,才能下明确诊断,否则只能待诊,
从而使病情发展加重。中医认为“上工治未病”,就是说把疾病消灭在萌芽时期,中医在这个时候
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最后消除这些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其发挥的优势是不可低估的,
这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fjD;hn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曾经治疗过这样一个患者,
陈某,女性,56岁。主要症状为四肢发冷,纳差,2年有余。西医用仪器检查,指标阴性,此时给
出的结论是观察。因为没有客观的诊断标准,怎么采取措施?结果患者在这样痛苦的症状下,曾经
有自杀的想法。即使如此的痛苦,大医院的医生仍告诉患者她是个健康的人,认为她是精神因素
原因。后经人介绍来笔者处,观察患者精神尚可,问其饮食、睡眠等都差,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
数。诊断为湿热困阻脾阳,阳气不‘H匕Jt-达所致。用宣通利湿之药,服3剂后发冷等症状基本消除,
此后再健脾和胃、运化水湿,患者胃口大开,饮食恢复,睡眠也好。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同时
脾主四肢,如果湿邪困阻脾胃,脾胃运化失常,阳气不能外达四肢,就会发冷,同时出现饮食不好,
睡眠不好等症状。对于这样的患者,中医解决了她的痛苦,提高了她的生活质量,甚至于挽救了她
的生命。因而笔者认为面对每个病人的生命而言,疗效不是由统计学或者循证医学来证明的。这样
的例子在整个临床治疗中很多。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医学拯救的是具体的每个病人的生命和提高他
们的生活质量,不是简单用数据或者某些方法论证是否科学,如果一种医学不能切实解决病人的疾
患,对于具体的患者而言它不是科学的。最终医学是不能脱离“人”,而去追求人为的客观数据、
指标,而中医就是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
难道不能是科学吗?。
笔者跟随李秀亮教授临证之时,吾师针对肺系疾病时,常用听诊器听患儿的呼吸音情况,来明
确是上呼吸系统或是下呼吸系统,从而来判断是咳嗽或是喘证。中医认为什么是喘证呢?主要是以
懑41
全国传承创新中医药高层论怯论文集
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症状表现。 ((黄帝内经》说“肺病者,喘
息鼻张”这是古人给“喘”下的定义,李秀亮教授将只有咳嗽表现的,但是用西医的听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