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年味——年俗节物撷英.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住年味——年俗节物撷英.pdf

民俗 志 留住年味 — — 年俗节物撷英 撰文/萧放 袁昌Ji顷 在波峰浪谷、跌宕起伏的岁月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发明与传承了丰富的民俗 节物,让我们的年节在充满文化 内涵的同时,具有人间趣昧与民俗魅力。新年 民俗没有因为王朝的代换与政治的兴替而湮没 ,年节节 目物品不仅保持了基本形 态,而且不断丰富与扩展,当然也有节物发生形态变化 ,或者已经消散,但其承 载的文化意义与留下的历史记忆依然鲜活。值得我们追溯与回味。 腊八粥 这是年节来到的节物提示,北方民俗 “过了腊八就是年 ”,所以有 “报信的 腊八粥 ”的说法 。腊八粥是将果味、豆类与糯米等一起熬制而成 ,享用的时间 是在腊八的早上 (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粥起源于古代冬至祭祀 的豆糜 ,传说 它与佛祖养生成道也有关系,是僧俗两界共享的节 目食品。腊八粥最早见于文 献是在宋人孟元老撰写的 《东京梦华录 》中,“诸大寺作浴佛会 ,并送七宝五 味粥与门徒 ,谓之 腊‘八粥 ’。都人是曰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宋代 东京寺院与城市平民都在腊八这天享用腊八粥。明清时期腊八食粥成为民俗习 惯 。据清乾隆年间成书的 《帝京岁时纪胜 》记载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 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 ,祀家堂门灶 陇亩,阖家聚食,馈送亲邻 ,为腊八粥。”清代北京人将腊八看作重要的日子, 提前准备粥料,而且重视生活的美化与情感的表达 ,用果品雕刻人物与各色仿 生形象,以表达人寿年丰的祈求 。清晨煮好腊八粥后,首先是祭祀祖先、门神、 81 l 文史知识2oi52 灶神以及土地之神 ;然后全家团聚共享,并在亲邻问相互馈送 ,从此拉开年节 亲情汇聚的序幕 。寺观也在这时以舍粥的方式联系信众 ,一些著名寺观在腊八 清晨举行舍粥活动,如北京的雍和宫,自清朝以来,年年在庙内摆起大锅熬粥, 施舍给信众 。杭州的灵隐寺也是如此 。腊八粥在传统社会是年节临近时上下共 享的第一道食品。 灶 糖 过了腊八 ,转眼就到了祭灶El。灶神祭祀 的时间是在腊月二十三,明代以 前是腊月二十 四,南方地区至今多为此 日,俗有 “军三 民四 ”之说 ,即驻防的 军人二十三祭灶,老百姓二十四祭灶 。灶神祭祀的重要祭品是灶糖 。北方民谣 有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之说 。灶糖是用麦芽熬制,粘度高、味道纯正的甜 食,糖瓜的味道是新年到来的味道 。过年吃麦芽糖的历史可追溯到汉魏六朝时 期,《荆楚岁时记 》记载,荆楚人过年吃 “胶牙饧 ”,不过那时为新年食品,还 没有与祭灶活动挂勾 。唐宋时期的灶神祭祀还是 以酒糟抹灶 门的方式进行,明 代开始 ,灶糖成为祭灶的首要祭品。《帝京景物略 》称 “廿四日,以糖剂饼、黍 糕 、枣栗 、胡桃、炒豆祀灶君 ”,说灶君第二天上天朝见玉皇大帝,要汇报所监 察人家一年的大事小事,民人奉祀灶神祭品,祈求它 “好多说 ,不好少说 ”。明 人有诗云 :“盘中有饴凝作脂,愿神 口舌甘如饴。”(陈荐夫 《祭灶行 》)人们 希望用甜蜜的灶糖,暖化灶神的心,让灶神在天上汇报人间家事时,多多包涵 体谅 。清代祭灶时间一般在腊月 二十三 ,“二十三 日更尽时,家家祀 灶 ”,祭品是羹汤灶饭、糖瓜糖饼 (《帝京岁时纪胜 》)。晚清北京民 间灶糖是灶神的唯一祭祀食品,灶 糖有南糖、关东糖、糖饼等形式 。 北京大鼓词唱 :“年年有个家家忙 , 二十三 日祭灶王 。当中摆上一桌 供,两边配上两碟糖 。黑豆干草一 碗水 ,炉内焚上一股香 。当家 的过 现代糖瓜 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老爷降了吉祥。” 关于灶糖糖瓜的制作,近人邓云乡在 《增补燕京乡土记 》中有一段细致的 描述 :“麦芽糖刚刚熬成时,是咖啡色的浓浆 ,从锅中盛出,倒在洒满面粉的石 板上,冷却,变成一大块 ,好像沥青一样的东西,不过是褐色的。做糖瓜时,把 这大块的麦芽糖敲下一大块,放在洒了干粉的案板上加热揉搓,使之变软,慢 慢软得像嚼过的口香糖一样了。然后把它弄成一个 ,套在一个抹了油的木桩 , 再用一个小木棍套上来拉 ,拉长了再折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