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文通》和中西语言研究传统的关联.pdfVIP

《马氏文通》和中西语言研究传统的关联.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比较】 《马氏文通》与中西语言 研究传统的关联 李 娟 中西传统语言研究对语言的把握视角有很大不同。西方 传统语言研究以“句子”为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语法成为语 言研究的主体。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以“字”为表达的基本单 位,。字4的形、音、义研究成为语言研究的主体。《马氏文通》 引入西方语法研究的内容,打破了中国语言研究的传统格局, 也不自觉地带来了把握语言的新视角。《马氏文通》的实用目 的使作者仅仅采纳了西方传统语法的框架,而没有对“语法” 作更多的理论阐释。从某种程度上讲,其语法思想自身具有 矛盾性,而这正是其长期引人思考的原因之一。20世纪汉语 语法研究中遭遇的许多问题,在《马氏文通》中就已有所显现 或隐含。它与中国传统语言研究思想的差异,与西方传统语 法思想的差异,在20世纪的中国语法研究中很具有代表性。 本文拟从这一角度探索此中的得失以及马氏文通的独特 性。 ——47 引言 《马氏文通》发表一百年来,对于《文通》在汉语语法研究上的 建树以及其语法体系自身的得失,一直有众多专家研读评析,并且 不断有新的发现。研究者对《文通》的关注有两方面的原因。第 一,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著作,《文通》自有其首创 价值和极高的历史地位。第二,《文通》是一部引人思考的学术著 作,它涉及古汉语语法的许多方面,虽然提出的问题在书中并没有 完全得到解央,却一直吸引后人做更深入的研究。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文通》在中国语言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还在于它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汉语语法研究,而是带来了把握汉 语的新视角,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改变了中国传统汉语言研究的 整个格局。此后,它所开辟的领域成为中国汉语言研究的主体。 《文通》这种对中国传统语言研究整体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 于对西方语言研究思想的接受。中目的语言研究从此不断引进西 方语言学思想,开始了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历程。由此看来.从时间 上讲,《文通》处在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与现代语言研究的转折处。从 空间上讲,《文通》又处于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与西方传统语言研究 的交汇处。虽然后人对《文通》的缺陷有许多评议,但后人所走的 研究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却与《文通》相一致。正因为此,《文通》涉 及的问题也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没有过时。或 者说,20世纪汉语语法研究中遭遇的许多问题在《文通》中就已显 现出来,比如各种语法单位的确定,词类问题,句法关系等等。因 此,我们有必要把《马氏文通》放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去审视。本 文拟从语言学史的角度讨论《文通》与中西两种语言研究传统的独 特关联,以及其对中国语法研究的影响。 I.就语言的本体研究而言,在中国有悠久的“小学”研究历 史,在西方,主要指欧洲,有源于古希腊一罗马语文学的语法研究 历史。其具体内容作为史学研究对象是相当丰富而复杂的。但从 东西方语言研究二者各自的产生和发展脉络看,无疑具有传统的 延续性。中西语言研究传统涉及的面很宽,许多前辈学者在有关 中国语言研究历史的讨论中,都有对中西语言研究传统概括的把 握,通常侧重于研究内容的差异以及治学方法的差异,对后人很有 启发。本文则侧重于中西语言研究从发源到形成研究格局这一 总体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同视角和立足点的 差异。 中国传统的“小学”,有文字、音韵、训诂三大分支,都有相当可 观的成就。从汉代文字训诂之学兴起到清代。小学”的鼎盛,就对 汉语的把握方向和立足点而言,基本没有变化。在“小学”研究中, “字”是研究的基本单位。因为“字”具有形音义三个方面,所以,无 疑首先是文字。但汉字在古典语言中直接对应于语言中的基本结 构单位,从“小学”研究的最终目的看,无疑又是把“字”作为语言单 位来研究的,通过对“字”的把握达到对篇章的解读。也正是由于 这一点,无论是所谓“字书”还是韵书,同时也都是训诂著作,训释 的是语言单位的意义。文字、音韵、训诂共同构成把握语言的“小 学”。千百年中,中国的语文学对于语言本体的研究始终集中于语 言基本单位——“字”的形式与意义的关联,而对基本单位以上的 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则基本上没有系统的研究。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