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炙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套论文亲 191
经脉表里关系理论研究述略
刘 兵1,赵京生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I摘要l从研究方法与角度、研究内容与范畴两个方面综述了50余年来经脉表里关系理论研究
概况。认为,目前经脉表里关系理论研究已有若干成果,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专门、
系统研究缺失,研究方法、角度单一,研究内容及依据不足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I关键词l经脉;表里关系;理论研究
经脉表里关系理论(《灵枢·九针论》)自《内经》确立以来,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普遍
关注。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经脉表里关系”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脏腑表里关系”做了一
些可贵的探索,分别从不同研究角度、内容范畴等方面分析、论证了经脉表里关系的丰富内
涵,今考察自50年代以来的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就以下几个方面略述之。
1研究方法与角度
1.1 考古学的方法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在针灸理论研究中并不多见。马继兴【l】通过考古四川
绵阳市发掘的西汉针灸木人(西汉人体经脉漆雕),发现其经脉交叉共有六处,其中在头部
第2、3侧线上分别为手厥阴脉与手少阳相交叉,以及手厥阴脉与手少阳脉支脉I相交叉等;
另有手太阴在拇指发出的支脉II流入手阳明脉。梁繁荣、何志国等【2】在考察西汉人体经脉漆
雕“经脉线”时则明确指出,漆雕经脉之间有着较为广泛的联络,有的经脉已经形成表里两
经之间的沟通,如手太阴脉与手阳明脉等。
1.2文献学的方法叶庆型3】在运用文字、训诂等文献学方法研究十二经脉命名时,提出表
里关系经脉的阴阳经分布位置内外对应,阴阳气一致对等,二者相合配偶,阴阳平衡。李杨
H通过文献统计的方法研究《内经》针灸处方,发现表里经同用的处方数为37(全部多经方
为98个,其中同名经方仅为4个),占总处方数的lO.4%。刘立公等【5叫运用计算机统计的
方法对93种古医籍中有关肺经、大肠经及其腧穴主治的内容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大肠经
及其腧穴可治疗表里关系的肺经或与肺相关的病症达1034/2559条,涉及相关功效7/18项:
肺经及其腧穴治疗表里关系的大肠经或与大肠相关的病症593/2655条,涉及相关功效6/16
项。
应用于针灸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早。赵京生【7】指出,对经典针灸理论的现代诠释,是针灸学
立足于自身并能更好地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赵氏在对《内经》经脉表里关系的
现代阐释研究中,得出的主要观点有:经脉分支的形成与连接,完成了经脉对脏腑表里相合
的严谨表达18】29,只有(表里)阴阳经脉相合,才能体现脏腑规律而符合自然之道,经络理
论才得以完善【8】40: 《灵枢·经脉》中“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的方法实际是表里经脉的补
基金项目I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09B.276Z)
192 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套论文集
泻方法,后世将其理论泛化【8J75;络脉循行和病候不在于表达表里两经的联系例蛾136:由脏
腑理论而建立的经脉表里关系,影响着经脉辩证方法【8】151,等等。
1.5哲学与易学角度周丽莎等pJ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论述表里关系的经脉,认为其阴阳
二气是等量相反的,并说如此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平衡协调与发展。郑占武等【l川
通过易学角度论表里,认为划分人体脏腑经脉遵循了八卦平衡对应原则——每一对表里脏腑
与经脉同分属于兑金、离火、震相火、巽木、坎水等卦象,而将统摄一身的督脉归于乾,总
司一身阴气的任脉归属于坤,这样可得到配有十四经脉的八卦圆道图,而经脉流注次序与八
卦圆道的理论规律也是相一致的。周康龄【ll】通过对《周易》与笛卡尔坐标、六维空间体系
的研究,认为十二经脉“表里合”的真正内涵,应该指的是经脉在循行中通过莫比乌斯圈的
“翻转”过程中产生的效应。
1.6文化与观念角度梁永林Il
2J从天人相应观念出发,在对十二经脉命名的探讨中指出,
人与天地相应,皆有三阴三阳六气,从自然的三阴三阳类推人体脏腑三阴三阳,并以之命名,
根据其总结出来的“运气脏腑阴阳手足配属简表”来看,表里关系的脏腑经脉对应相同的六
气、五行配属、手足等,如肝(厥阴)与胆(少阳)同应六气“风”,五行皆属“木”,均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第七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跳圆舞曲小猫.pdf VIP
- 复合材料力学(全套课件).ppt VIP
- 社会支持评定量SSRS.pptx VIP
- 不良资产处置培训.pptx VIP
- 项目风险评估报告模板范例(标准版).docx
- 13-肿瘤基因组学.pptx VIP
- (正式版)D-L∕ T 646-2012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docx VIP
- 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四册Unit4 Everyday economics Using language 课件(共20张PPT).pptx VIP
- SL 72-2013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doc VIP
- JISB1181_螺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