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超级稻育种研究和实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超级稻育种研究与实践 张三元张俊国严永峰杨春刚孙 强,宋广树陈莫军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吉林 公主岭 136100 摘要:总结吉林省超级稻育种3个发展阶段,即高产育种目标及技术的困惑——超级稻研究起步阶段、超级稻育种研究阶段、超 级稻品种普及与育种技术发展阶段的研究进展、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教训。在杨守仁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理论指导下, 以株型改良为契入点,提出吉林省优质超级稻育种目标,旨在为吉林省超级稻突破12000kg·hm-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超级稻;育种;株型;目标;进展 中图分类号:S33 文献标识码:A TheStudyandPracticeofSuperRiceBreedinginJilinProvince ZHANGSan-yuanZHANGJun-guoYANYong-fengYANGChun-gangSUNQiang SONGGuang-shuCHENMo-jun RiceResearchInstitute,Jil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GongzhulingJilin136100,China Abstract:ThereareThreedevelopmentphasesofsuperricebreedinginJilinprovince:thestartofsuperricebreeding,the studyofsuperricebreeding,andthepopularizationofsuperricevarietyandthedevelopmentofbreedingtechnology.Inthe theoryofYangShou-ren,idealplanttypecombiningwithheterosisguidance,thebreedingobjectsofhighqualitysuperricein JilinProvincewererevised.WeputforwardthenewtechnologyroadmapofthesuperricebreedinginJilinprovincetoincrease thericeyieldtomorethan12000kg·hm-2. Keywords:superrice;breeding;planttype;breedingobject;development 沈 阳农业 大 学 学报 第43卷 1吉林省水稻高产育种目标、技术的困惑 水稻高产育种一直是育种的第一目标。自1979年以来,吉林省引进日本大棚盘育秧机械化插秧栽培新技 术。并经过吸收和改进,使吉林省水稻栽培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全面推广普及了大棚盘育苗和中棚、小棚 旱育苗。播种期提前25d,插秧期提早20d。将以中熟品种为主、适当搭配早熟和晚熟品种的布局,改为以中晚熟 品种为主、适当搭配中熟与晚熟品种。1990年品种种植面积前5位的品种均为日本品种,即:早锦、秋光、下北、 hm之。吉林省自育早熟、中早熟、中熟高产品种,如长白七号、吉粳62号、吉粳63号、九稻九号、九稻十号、延粳 14号、延粳15号等,仅占10%。品种改良目标从选育早熟、高产抗病为主转向以高产为主选育中晚熟、晚熟为 主.并加快了高产育种的步伐。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吉林省推广超稀植栽培技术。生产上主推的日本品种难以适应这种生产条件, 特别是稻瘟病生理小种的变化导致这些品种的抗性逐年下降,对生产上优势生理小种表现为感病。与此同时 全省育种研究单位经过1984~1992年协作攻关,利用籼稻、爪哇稻、菰等资源通过远缘杂交、生物技术育种等 手段先后育成了长白九号、通35、通3l、超产一号、通36、农大三号、吉玉粳、吉粳66号、九稻14等具有高产、 稳产、抗稻瘟病性强、适应性广特点的品种。到90年代中期,自育品种的推广面积已达到90%,完全取代了生 16.5%。这个阶段的育种目标是以高产、多抗为主,兼顾稻米品质,重点强调了品种稻瘟病抗性。然而在90年代 中后期。吉林省稻米在粮食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生产的低质稻谷大量积压,粮价降到最低的限度。这种严峻 的水稻生产形势引起各级科研单位的极大重视,稻米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