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学会 2011 年学术年会
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肝癌高发与地质地球化
学环境关系研究
1) 1) 1) 1) 2) 3)1
窦磊 , 游远航 , 朱鑫 , 刘子宁 , 周永章 , 赵仑山
1)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广州,510080;
2)中山大学地球资源与地球环境研究中心, 广州, 510275;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肝癌;地质地球化学因素;氮循环模式
摘要: 原发性肝癌(PLC)通常指原发于肝脏或肝内管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危害最严
重的十种恶性肿瘤之一,因死亡率极高且愈后差,被称作“癌中之王”。中国肝癌的发病率为癌
症中第三位(肺、胃、肝),其死亡率为第二位(肺、肝、胃)。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顺德地区
是全国四大肝癌病严重多发区之一,顺德区西部的沙窖、龙江、勒流、均安、杏坛,及南海市南
庄镇肝癌死亡率超过24人/10万,形成了一个以上述地区为中心的近椭圆形的高趋势区,发病率
由此向四周逐渐减低,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图1)。同时,肝癌发病率在高发区内的分布并不均
图-1 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肝癌高低发区分布图
衡,病例往往集中在某一较小区域内,如肝癌发病率最高的乐从镇不但有广东省内肝癌发病率最
高的两个重病区——小冲和杨滘村(死亡率分别为88.45/10万和85.98/10万),同时也存在两个
轻病区——沙边和大闸村(死亡率分别为6.46/10万和5.51/10万)(图1)。
本文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基础上,
1 作者简介:窦磊(1979-),男,高级工程师,地球化学专业,现主要从事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工作.
227
中国地质学会 2011 年学术年会
结合顺德地区肝癌区域性分布差异和区内分布不均衡的分布特点,分别从不同尺度选择肝癌高发
区及临近低发区做为重点解剖区(图 1),系统采集土壤—大气—水—粮食、蔬菜—人发样品,
研究化学元素过剩或不足的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及成因,追踪有害元素和化合物在生态食物链中的
迁移循环和作用规律,并结合卫生防疫、环保、水利、农业等部门的资料和调查研究成果,进行
统计处理,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和综合研究,探讨地质地球化学环境与肝癌高发的关系,揭示引
发肝癌的主要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因子与元素指标,探索建立生态地球化学模型,为疾病高发区提
出改善环境,降低发病率或根治地方病的建议。
通过对肝癌高发区和对照区的对比分析,并结合生态毒理学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得出如下认识:
1、三角洲海陆交互相沉积和基塘系统是包括顺德调查区在内的珠江三角洲环境生态系统的
架构性控制因素之一。三角洲海陆交互相沉积层较厚,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三角洲平
原中部海陆交互相为地下肥水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氮源。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物质来源以陆源输
入为主,同时也受河口咸淡水混合作用的影响;基塘生态系统是在表土层由受到长期浸渍和淋洗
的塘泥堆叠而成,土壤水分高,质地粘重、具有封闭式物质循环过程,还原性淋溶作用强烈,土
壤和塘泥中的元素(尤其是变价元素 Fe、Mn 等)易于形成低价离子或化合物从土壤中进行迁移
流失。同时,基塘生态系统相对封闭,缺乏自然和人工来源的补充,造成部分以自然成因为主要
来源的元素贫乏。另外,基塘生态系统有利于氮的生物循环,为生成 N-亚硝基化合物的各种前
体物提供了有利条件(图 2)。
图2 肝癌发病区氮来源及循环模式图
2、顺德地区肝癌高发可能与生态环境中重金属 Mo、Mn 低异常和含氮化合物高异常有密切关
系。肝癌高发区土壤、蔬菜、水体中 Mn、Mo 含量显著低于低发区,而高发区和低发区土壤、蔬
菜、水体中同时具有高含量含氮化合物的特点,尤其井水中含 N 化合物超标严重,蔬菜硝酸盐含
量超标亦非常严重,几类食物中含有二甲基亚硝胺、二正丙基亚硝胺、二异丙基亚硝胺和亚硝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材料、新视野——敦煌吐鲁番文书和中国法律史学研究.pdf
- 种子超干贮藏的研究进展.pdf
- 益气活血解毒法对UC患者结肠粘膜Smad7影响.pdf
- 银川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现状和研究展望.pdf
- 小桐子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pdf
- 邢台地震的科学探究.pdf
- 心脏手术后房颤机制的研究.pdf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和对策.pdf
- 信任模型中的激励机制的研究进展.pdf
-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准种多样性在抗体选择压下的演变.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