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瀚《读四库全书提要志疑》平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瀚《读四库全书提要志疑》平议.pdf

长江 学术 2014年第4期 (总第44期) YANGTZERⅣER ACADEMIC 2014No.4(SerialNo.44) 许瀚 《读四库全书提要志疑》平议 司马朝军 王献松 (武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许瀚 《读四库全书提要志疑》一文对 18条四库提要提出了质疑。通过逐条考辨,发现其中9条可以成 立,3条得失参半,4条可备一家之说,仅2条有误。 关键词:许瀚 《读 四库全书提要志疑) 文献学史 许瀚 (1797--1866),字印林,号兰若,山东日照 传并有 臣‘为郎时’云云,是必尝经奏进,故有 人 。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选滕县训导。 目前, 是称。其 褚‘先生日’字,殆后人追题,以为别 学界对于许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著作的收 识欤?”瀚谨案:《汉志 ·春秋家》有 《太史公》 集、考证和 目录版本校勘学、金石方志学、文字训诂 百三十卷,不名 《史记》,班 固自注云 :“十篇有 学的探讨,而对许瀚在 四库学上的贡献多语焉不 录无书。”未尝无阙。又古人私家著述,亦可称 详,袁行云、丁原基等虽偶有论及①,但并未从四库 臣,不必因奏进而始称也。 《史记》自称臣迁 , 学的层面加以论析 。 亦 自称太史公 ,则 “褚先生 日”亦无以定其为后 许瀚 《读四库全书提要志疑》一文②,是许 氏研 人追题 。 读 《四库全书总 目》时留下的考据笔记。李祖望 攀《 今按:《四库提要》认为 《汉志》所著录 《太史公 古小庐文补遗序》(1874年)称:“许君精研小学,兼 书》一百三十卷已合褚少孙所续,并经奏进,其中 及于金石、杂家、著录,皆考核详审,不沿前人之讹 “褚先生日”乃后人追题 。许瀚则认为班固自注 已 误,观文册 中 《读书附识》可知也。”③是耶?非耶? 言 《太史公书》中有十篇仅有 目无书,并不包括褚氏 下面逐条分析,论其得失。 续作;又认为古人私家著述也有 “称臣”之例,不能 1.《史记》提要云:“然 《汉志 ·春秋家》载 据褚氏 “臣为郎时”之语而断其必经奏进,司马迁 《史记》百三十篇 ,不云有阙,盖是时官本已以 《史记》中就有 自称 “臣迁”、“太史公”之例,也不可 少孙所续,合为一编。观其 《日者》、《龟策》二 据 “褚先生 日”而谓其为后人所题 。许 氏据 《史记》 作者简介:司马朝军(1967一 ),男,湖南南县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学院教授,主 要从事四库学、文献学、学术史研究。 王献松 (1988一 ),男,河南滑县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献学、清代学术史研究。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 目“清代文人专题研究”(项 目编号:13AZD047)阶段研究成果:武汉大学研究生 自主科研 重点项 目“顾炎武学术史研究”(项 目编号:2014631020203)阶段研究成果,得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①参见袁行云:许《瀚年谱》,济南:齐鲁书社 1983年版,第 175一l76页;丁原基:许《瀚之文献学研究》,台北:华正书局 1999年版,第 192页。 ② 读《四库全书提要志疑》主要版本有:(1)许《印林手稿》,山东省博物馆藏稿本,《山东文献集成》第二辑第38册据以影 印:(2)攀《古小庐文》,咸丰七年(1857)高均儒刊本,题作 读《书附识》;又有光绪元年杨铎函青阁重刻本,Et本昭和七年东京文 秋堂影印原刊本;(3)攀《古小庐杂著》,光绪间海丰吴重熹刊本,题作 读《书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