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那些乡村老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那些乡村老师   他们都身着土地一样的朴素服装,操着土地一样的口音,天生土地一样的肤色和笑容。他们是乡村教师,在教育园地里很像精心侍弄庄稼的农民。   我读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乡村。教我的都是乡村教师。   一至三年级,我是在本行政村校点上学,学校在另一个自然村,离我家不到一公里。或许人们都认为教小学,特别是小学一年级不需要多少知识水平,所以教我一年级的是代课教师,而且是一个女教师。她除了“a第一声,a第二声……”地教拼音外,还让我们砍来比手指略长的竹枝,一根一根地教数数:“1,2,3,4,5,6……”在老师带着全班高声齐读(其实老师都用唱读)“伟大领袖”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不看课本,一边张大嘴巴跟唱,一边在私底下用透明的光纶纸影描“走资派”被一只大手拧住脖子咧嘴蹬脚死命挣扎的插图。我们的女教师跟插图上的好人一样短装短发、笑容满面。她特别爱花,春末夏初,她会带来五彩的鲜花,与学生们摘来的菜花一起插在讲桌上,教室里顿时香气阵阵、亮光闪闪。她也特别喜欢雪。记得那年冬天有一天正在上课,外面突然扬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教师们都扔了粉笔,冲到操场上高喊着打雪仗,两层木结构的教学楼上下挤满了看热闹的学生。有个男教师团了个雪球,从身后蹑手蹑脚地将雪球塞进了我们老师的衣领里,我们的老师“呀呀”地尖叫着,然后团了一个更大的雪球满操场追击那男老师。她自己没撵上不说,还摔了一个四仰八叉,惹得同学们笑成一片猴。   二年级时,学校来了一个老教师,姓班,白眉长须,一身中山装平平整整,手里拄着一根手杖,触地的那头箍着一个铁螺帽,一步一戳,“笃笃”有声,上衣左口袋插着一支钢笔,很威严。听说这个班老师,“文革”时候经常挨斗,我们小孩子认定他是“特务”,但他在我们学校,却很受教师们尊重,学校集中训话,他坐在正中,校长靠边站。校长让同学们都称这老师叫班老老,还一再告诫全体学生不许有些许对班老老不恭的言行,否则马上开除。这班老老,好像跟我父亲关系不错,仿佛来过我家,仿佛也就对我特别关注。有一天,班老老坐着教课,我和同桌觉得无聊,就在下面肩撞肩起来。班老老从老花镜后面抬起两眼,白眉倒竖,手杖举起,在我俩的头上各“笃”了一下,我们的头上立即鼓起一个大包包。班老老叫我们站起,当即罚我们背书。于是,我和同桌朗朗有声:“贫农张大爷,身上有块疤。大爷告诉我,这是仇恨疤。过去受剥削,干活地主家。地主心肠狠,把我当牛马……”班老老边听边瞅这两个敢冒犯他而又最先背出课文的小子,紧绷的脸慢慢舒展开来。   班老老住在邻村,要过一条小河才来到学校,但他天天来早去完,非常负责。他一般是坐着上课,但手杖拿在手中,且不时戳地,我们都不寒而栗,个个挺直身子。有一回,教到刘文学为抓社员偷辣椒被打死的课文,我们正羡慕向往少年英雄,班老老却突然站起来,手杖“笃”了一下,叹道:“哎!一串辣椒,死一个人,划不来,划不来……”他昂首向天,胡须颤动,一副电影上古乡绅的气度。   班老老粉笔字极美,板书极认真。那一年,我语文成绩还算过得去。可惜他只教了一个学期,第二学期调回本村去了。   引导我对小人书热爱的,是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姓王,与我父亲同辈。那时农村普遍艰苦,我家姊妹又多,生活艰难,青黄不接的时候,我父亲曾经跟王老师借过粮食,他二话不说,晚上还亲自用鸡公车推来我家。现在想来是为了维护我父亲作为阴阳先生的面子。王老师是我们村的“一支笔”、学校校长,很严肃,课却讲得意气风发。有一回,有个同学私底下看小人书,被王老师发现了,没收了,但没有撕掉(这是当时老师们惯用的),王老师将小人书顺手翻了一下,接着叫我们自习、做作业,他自己却认真地看起小人书来了。约10分钟,王老师突然说:“同学们喜不喜欢听故事?”我们齐声说:“喜欢!”“那我给你们讲这本小人书上的故事吧。”航海。冒险。孤岛。星期五。28年。这些词语从王老师的嘴里“汩汩”而出,我们都被里面神奇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竟然连放学的钟声都没听到,直到教室窗口趴满了别班的学生,我们才知道放学时间到了。   后来,我们都改掉了一味疯玩的恶习,大家凑份子,拿少得可怜的零用钱来买小人书,一人保管一天。那些小人书,大多是一角钱一册,贵的一角五分。农村购书不容易,幸好那时我大哥在一个厂矿附近的一个学校读书,厂部有一个书店,于是我们请我大哥带。最初是“三国演义”、“说唐”,一册,两册,逐渐地连缀成套,后来连“孤胆英雄岩龙”都买到了。我们交换着看,一本厚的换两本薄的。热闹的是新的小人书一到,大家都拥上来,挤成一堆,都想先睹为快。我记得“孤胆英雄岩龙”,那才是“长盛不衰”,大家天天看,嘴巴还发出“啾啾”的声音,仿佛撂倒敌人无数。   小人书越积越多,零用钱却不是天天有、每星期都有,于是我们几个伙伴合计,何不如集拢来拿去乡场上摆给人家看呢?那时乡场有这种地摊,二分钱看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