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佩兰;疏肝以四逆散疏肝解郁,升清降浊;肝郁脾虚以逍遥散配异功散舒肝健脾;脾虚下陷,便后
肛门下坠者以黄苠、党叁补中益气,佐柴胡有鼓舞胃气,达清阳上升之功。本病虽有泄痢,但多滞
下不爽,应以调理肝脾,调和气血为主,而慎用收涩之品。
3,2药宜清化.不可过于苦寒。溃疡性结肠炎多本虚标实,虚实挟杂,以/J:F:fi5脾虚为本,其标
为湿热蕴结,损伤肠壁血络,而致肠粘膜溃疡、周围充血、水肿,治宜清热解毒,佐以化淤为主,
临床常用蒲公英、红藤;重用蒲公英30—50克,以蒲公英甘苦寒,为清热解毒,治痈疮之妙品,而
无苦寒伤胃之弊;红藤苦平,入胃,大肠经,不仅能清热解毒,且有入血络化淤散结消肿之功。鉴
于近有验方红藤煎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故笔者常以二药相伍,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确有疗效。有湿热
内蕴者,随证配以黄芩、黄莲、黄柏等苦寒清热燥湿之品,毕竟病本有脾虚,苦寒之品不可过用久
用,以免损伤脾胃。
3.3配合保留灌肠,使药达病所。笔者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既注重调整整体机能,强调辨证论
治,又兼顾局部病邪为患,配合保留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所用保留灌肠方.有清热解毒,燥湿
化淤,敛疮愈疡的功效。笔者曾运用辨证论治配合保留灌肠,系统观察了34例住院患者,治疗前后
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近期治愈15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故认为整体与
局部相结合,标本兼治,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
田军彪1单兆伟2
0029)
l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级博士生(21
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损害为主的慢性黏膜病变.以腹痛、泄泻、黏液、脓血
便为主要l脑床表现,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具有病情反复、缠绵难愈、
容易复发等特点,是现代临床难治病之~。在治疗上,中医药显示明显优势,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复发率低。现将近年来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认识
溃疡性结肠炎是西医的瘸名,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多数学者
根据本病临床不同阶段表现出的证候特点,对其的归属名称繁多,很难统一,如黢痛、痢疾、滞下、
肠风、便血.、脏毒、泄泻、下利、大瘕泄、肠癖等。古代文献中有许多与之相类似的描述,但没有
与之完全对等的名称。如《内经》有“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腹满闭塞,下为飧泄,就为肠癖”的记载;《难经-五十七难》“小肠渣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
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固而不能便,茎中痛”;《伤寒杂病论》“下利已差,至其年、月、目,时复
发着,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诸病源候论》“休息痢者,……邪气或动或静.故其痢乍发乍止,
谓之休息痢”;《备急于金方》记载“滞下”,是指排便有脓血.粘液,涩滞难下之一。田德录等认为根
据溃疡性结肠炎以慢性复发型最为多见的发病规律和发作期与缓解剃交替出现的病势转变及症候学
特点,将其归到“休息痢”中更恰当。于新月同意田氏的观点,但也指出症状不典型者,仅表现为
腹泻.大便次数多,粪质清稀,应属中医“泄泻”范畴。到目前为止,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名的
认识,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更多的学者认为本病应归属剑泄泻、痢疾、腹痂的范畴。
~318—
2.病因病机的研究
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功能不健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发病多是在脾胃虚弱的
基础上感受外邪、饮食不慎或忧思恼怒引起大肠传导失司、气机不畅、通降不利,损伤肠膜脉络而
病。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虚弱,标实为湿、痰、热、瘀、毒,主要是湿邪为患,湿
邪其性重浊黏滞,故本病发病多较缓慢,病程较长,反复难愈。其病位在大肠,涉及的脏器为脾、
肝、肾。戴氏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不外: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湿热滞肠、肝气乘脾、脾胃
虚弱、血瘀肠络;初发期和反复发作期以邪气盛为主兼见脾虚。脾胃虚弱为本并且贯穿于整个病程
中。缓解期多邪退正虚,脾虚为主或兼见邪气。血瘀肠络为局部病理改变,更使本证迁延难愈。虚
中有实、虚实挟杂是其显著特点。临床上比较突出的、多见的表现是脾虚湿滞。赵唯贤认为本病在
脾肾气虚的前提下,湿热疫毒蕴结,肠络受损是其主要病因、病机。沈洪指出,本病的病位在大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