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砚史略及其在中国的文明史中的地位.pdfVIP

石砚史略及其在中国的文明史中的地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砚史略及在中国文明史中的地位 赵树林 亚洲宝玉石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1.概述 砚是我国特有的调色书写工具,自古以来被称为纸、笔、墨、砚 “文房四宝”之一,砚又称 砚台、砚田、墨池、墨海、墨盘。是我国古老而奥博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中华文化 的发展而前进的。在中华几千年古老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为我国民族辉煌历史的延续和灿烂 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使我国东方的古老文明闪亮在世界的舞台上,几千 年来,砚和砚石成为我国各历史时期的诸多学者,文化人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文化艺术的重要对 象。不仅诗赋咏叹,而且为砚台“树碑立传”,对砚台的种类、石料、制作、鉴定、质量等, 进行了深刻总结归纳,著书立言。 分布遍及我国25个省(区),主要种类在100种以上,产地在130处以上,其中以山东、湖南、四 川、浙江、江西及安徽、陕西等省的产地数量最多,可占全国总产量地数的57%左右。目前开采 利用的有58种,约占砚石品种的45%,尤以华中区开采为多,计28种,其中又安徽歙石,江西龙 尾石山东红丝石等开采利用为盛,其次有华南的端石、天坛石、黄石(方城石)最著名,西北地区 主要有洮河石、贺兰石和嘉玉石等,西南地区开采的9种,且却石最佳,华北地区易水石古老而有 名。砚石是砚制作的基础,丰富的资源为我国砚的品种及样式多彩与发展提供了保证。 古人对砚的解释和认识略有不同,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石滑谓之砚, ‘砚’字从 石见”。汉末刘熙(释名,释书契)中云“砚者,研也,可研磨使和濡也”。可见,我国古代把 砚作为一种研磨工具,并把它与“研磨”技术相结合的认识是一致的。砚和砚石属于玉器和玉石 的范畴,它产生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砚由研磨器发展演化而来,由原始到进步,简单到复杂, 实用到观赏,最后发展到成为具有多功能的艺术珍品。砚在我国始发端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 时期,在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磨盘、磨棒和距今6000余,年的陕西宝鸡姜寨二期文 化遗址出土的研磨器,有的研磨器上带有槽臼和残留着研磨过的颜料痕迹。姜寨二期的研磨器长 的研磨工具,蔡鸿茹等视其为“新石器时代石砚”,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之前就已经使用了此类研 家垅文化遗址也有相似的研磨器发现,充分显示了研磨器已经登上了社会生活的课堂,以适应时 代的需要,同时也代表了当时的石文化艺术。章鸿钊在《石雅》中谈, “‘砚’字不见与经,意 在三代时未见砚也”,他的这种判推,显示与考古提供的丰富、详实的资料相距甚远,其主要是 根据中国文字所知发现于商代而言此说的。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进步,意识形态的演变,砚 的实用、艺术功能,则随着社会领域的变革向前发展。1976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中,发现有 方形石板调色器,三边有框,并雕有一对鹦鹉;在河南洛阳西周墓出土的前宽后窄的方行石板调 色器,研面残留有朱砂。可见不同时期的研磨工具所具有的特征,标志着他们的发展进步,不断 提高更新形成各种不同的研磨器类型。这也是各时期文化的标识。综上可见,不同研磨器的进 步,为真正符合标准的砚器提供了基础,显示了古人的创造发明利用砚的进程。 2.古砚史略 砚正式作为一种书写工具进入人类文明,应当是人类社会经济,科学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人 类行为、语言迫切需要传播、记载即在有文字之后,才会正式出现,并表现砚的主要功能,一开 始就集绘画和书写功能于一体的所谓“书画砚”是其主流。这应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成果。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国早期墓中,发现石砚、研石、墨及木牍等随葬品,是现在已知的我 国历史上最早的“书写砚”,距今约有2300年,是我国制砚史的上重大突破。战国至秦代,砚全 部无雕刻纹饰,砚形较原始简单,为一粗糙的圆形石盘,自此以后,石砚的生产便逐渐增多。据 《砚谱》记载, “蜀国孔子庙中,石砚一枚,甚古朴,孔子平生时物也”,说明春秋时己使用石 砚。汉代是中国石砚和雕刻发展的重要时期,砚形发生变化,样式逐渐复杂,并有文饰雕刻,砚 有足有盖,精致的砚经常镂刻蟠璃纹和各种动物的形象,尤其是纸的发明,促进砚的普遍生产使 用。1978年,在山东临沂市东南金雀山十一号汉墓内,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彩绘砚盒,包括砚石, 387 研石和砚盆三部分,砚面上残留墨迹,砚长16cm,宽6cm,高0.2cm,是汉代的一套实用砚器。 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出土一套完整的石砚,墨、简、削刀等书写用具,湖南长沙砂湖桥西汉 墓,广州华人新村西汉墓的三足砚,安徽太和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