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非晶氮化碳薄膜在乙醇一水溶液中的
摩擦磨损特性研究①
王谦之1 周飞2岳宾1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16)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南京210016)
摘要本文研究了乙醇浓度和摩擦条件时口-CN,薄膜在乙醇一水溶液中的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在体积浓度为20%的乙醇一水溶液中,a-CN,薄膜获得最低的摩擦系数。随着栽荷的增加,n-CN;
薄膜的摩擦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3N载荷下获得最低的摩擦系数约0.025。而随着速度的增
加,口-CN,薄膜的摩擦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当滑动速度为0.1m/s时,a—CN,薄膜获得了最
低的摩擦系数约0.018。
关键词非晶氮化碳;乙醇一水溶液;摩擦;磨损
1前言
水泵是汽车发动机水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使用寿命决定着整个汽车水冷系统的正常
工作。传统的水泵轴承采用的是油(脂)润滑,在水泵轴承和腔体之间装有水密封圈,以防止
冷却水进入水泵轴承。然而由于水密封圈的失效,冷却水进入水泵轴承,影响其油(脂)润滑
效果和腐蚀金属轴承,降低了水泵轴承的耐磨性,最终导致冷却水泵的失效。为此,若采用
水润滑轴承代替油润滑轴承,不仅可以提高冷却水泵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降低冷却水泵的
整体成本‘∽1。
目前,周飞教授等在研究碳基薄膜水润滑特性时发现,口一CN,薄膜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摩
擦磨损特性【3’6.7.8|。口-cN,薄膜作为耐磨涂层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设备中,其在水润滑
条件下优异的减摩耐磨性能将为新一代水下作业机械带来绿色环抱设计新概念”J。然而,汽
车冷却液的成分主要为乙醇基水溶液和乙二醇基水溶液,对于口·CN。薄膜在乙醇基和乙二醇
基冷却液中的摩擦磨损特性的报道较少。为此,本文主要研究非晶氮化碳薄膜在乙醇一水溶
液中的摩擦磨损特性,期望能将非晶氮化碳薄膜应用到汽车冷却水泵轴承的表面改性。
2实验过程
2.1试样制备
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离子束辅助沉积系统制备口-CN,薄膜,图1给出了该设备的示
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KJS0833)。
作者简介:王谦之(1985一),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薄膜摩擦学。
联系人:周飞伽d:zhoufei88en@yahoo.啪.cn
意图泼垃备由低温冷却泵腔 溅射沉积源、电子m蒸发器 两个离子枪( 个用f糍射,;一
个片j于混合)以及纣底台组成离干束辐照范罔为女80mm{t底f}rN水纷锕板组成,实骑时
以4删p的转速旋转。
宴验前.在赳声渡清洗机巾分别采用丙
酬和酒精对sic村底材料备进行30min预清
洗.然后分别把实验所用靶材及szc村底材
‘
料同定在电子柬蒸发器及衬底台上。关闭沉
·5。。。
o×io
积腔室门,抽奉地真空至2 4p。,为进
一步去除衬底袁面的荇种杂物接并提高村底 一 ·.
材料5鬻慨rain麓戮熟然端i。此后,对电子求蒸发器进行加热 .i第-芎露
。
产生碳燕汽,同时调节混台川离子抢中N,加 y-
5
速电压至I kv,加速电流密度至90
¨A/cm4产生高能N离子漉,*CN.薄膜由碳 7】;7t4ii一=。
蒸汽驶高能N+在村底材料表面混合而成。
通过调竹碳燕汽发射电流控制薄膜沉积谴率为20“s,薄膜厚度约为500
nm。随后,对扣
cN:薄膜进行拉盐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摩擦磨损实验
15
在室温.速度为0 m/s,戴荷3
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i-23Al-17Nb合金锻制饼材的组织和性能.pdf
- 风切变对对流边界层物理属性和示踪物传输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pdf
- 钙矾石结晶化抑制剂对膨胀剂膨胀率影响研究.pdf
- TiN%2fTi镀层对Ti811合金常规疲劳与高温微动疲劳抗力的影响.pdf
- 富氧流化床着火特性的研究.pdf
- 硅当量与终轧温度对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pdf
-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棘颚口线虫ITS2和CO1基因的种系发育分析.pdf
- p-型(Bi1-xSbx)2(Te1-ySey)3温差电薄膜材料的电化学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pdf
- O2在CuCr2O4(1OO)表面吸附与解离的理论研究.pdf
- 地龙活性蛋白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