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共同体视阈下唐初文学理想的建构.pdf
文 学 85
文化共同体视阈下唐初文学理想的建构
雷恩海 陆双祖
(兰州大学 文学院,兰州 730000)
提 要: 唐初文学理想建构是唐帝国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重要 内容和必然途径。唐初贞观君 臣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学观
念,以纠正不 良文风为契机,积极探索与新的时代相适应的文学发展道路。他们通过修史,反思前代文学,思考 当下的文学现
状,追求文学 “人文化成”的社会现实价值,肯定文学 “缘情绮靡”的审美功能,在综合兼容的基础上,建构 了与新的时代精神相
适应的“文质彬彬”的文学理想,明确了文学发展的方向,对唐代以及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 键 词 :唐初;文化共同体;文学理想;建构
中图分类号: I2o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15)01—0085—04
唐初,政治上实现了南北统一,标志着有形的政治、经济共 魏征、令狐德菜、长孙无忌、李百药、岑文本、姚思廉、房玄龄等
同体的初步形成,而在思想文化建设的层面,唐初统治者所面 人,他们均为当时的执宰大臣,也为当代著名的文人儒士。唐
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建立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共同体相适应 太宗在天下方定,百废待兴之时诏令肱骨之臣大规模修撰前代
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文化共同体。为此,唐初以唐太宗李 史,显然不同于太平盛世,彰礼显乐之修史。其政治目的极为
世民为核心,以重臣魏征、令狐德菜、房玄龄等人为主体的政治 鲜明,旨在 “以史为鉴” ,探寻针砭时弊之药石。 “八史”的
集团积极推行 “建礼作乐,偃武修文”[1]4953的治国方略,启动了 修撰为贞观君臣提供了从多角度、多层次审视文学的契机 ,也
从文学、经学、史学、礼学和教育在内的全范围的文化共同体建 为唐初文化共同体建设中文学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平台。他们
设工程。“文学”建设作为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 在各史的文学传 、文苑传及其序、论中集中展示了自己的文学
起了贞观君臣的高度关注。他们期待 “文学”能表现个体积极 思想 。
健康的生命意识,激发昂扬 向上的集体奋斗精神;期待 “文学” 魏晋以降,社会长期动荡。思想领域 “重武轻儒……儒行
能够张扬国家意志,反映时代精神,以凝聚民心,“化成天下”。 既亏,淳风大坏”I】。佛、道之风渐盛,谈玄论道的玄言文学
而此时 “文学”还在浮靡淫放的旧风气里徘徊,显然不堪担此 成为时代风尚,正如魏征在 《隋书 ·经籍志》中所言:“永嘉 以
重任。那么,如何面对六朝宫体骈俪文风,如何对待前代文学 后,玄风既扇 ,辞多平淡,文寡风力。”|3J1 同时,表现世俗生活
遗产,如何认识当代的文学现状,如何建构与时代相适应的文 的 “结藻清英 ,流韵绮靡”[4]674的文学弥漫文场,而且一发不可
学理想,开创新的文学格局,就成 了唐初统治者必须而且亟待 收拾。魏征曾日:“梁 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
解决的问题。 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争驰新巧。”[511730“梁简文之在东宫,
亦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
唐立国之初,战乱方靖。面对 “国无兼年之积”,百姓 “财 内。后生好事,递相放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流宕不已,讫
力凋尽”“饥寒犹切”[2141的社会现状 ,以及南北文化迥异、统而 于丧亡。陈氏因之,未能全变。” 魏晋以降,文学逐步朝着
不一 、合而不融的政治局面 ,具有深厚儒学背景的唐初统治者, 重 “文”轻 “质”的方向发展 ,文风Et趋绮丽轻艳。尤其是梁简
尤其是贞观君臣审时度势,选择了 “帝道”“王道”_2Jl政治。特 文帝、陈后主以帝王之尊,莅膺文坛,醉一t2,于浮靡、淫放的文风,
定的政治模式需要全新的文化思想体系与之相配。而作为 “思 上行下效 ,一时间这种舍 “质”求 “文”,“文”盛 “质”衰的淫艳
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载体的文学,就尤显重要。而当时 浮靡文风甚嚣尘上。
纤弱浮靡的 “文学”显然无力承担辅佐 “王道”的重任。为此, 唐取代隋朝立国,但隋朝祚薄命短,无暇扭转南朝 “文”盛
贞观君臣执政伊始,就将 “文学”当作文化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