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走在华夏文化的摇篮中
导读: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把黄河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哺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因为农耕文明的诞生和延续,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自然环境。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原地区的3个一级城市特色各异:郑州是省会城市,开封是消费城市,洛阳是重工业城市。现在的中原城市群是7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它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以开封等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构成了紧密联系圈。一
叶:先说一个题外话,你知不知道《黄土高坡》这首歌?因为我这次与三位嘉宾在黄土高坡和中原一带的城乡转了一圈,颇有些感触,所以就想到了这首歌。以前我曾多次到过那儿,但最近一次距今也有11年了。2003年夏我去西安采访时,还在临潼住了一星期。
张:《黄土高坡》是改革开放初期风靡全国的西北民歌,还曾引领了当时的流行歌坛呢。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11年的光阴,对一个地区来说,也许是沧桑巨变了。
叶:的确是沧桑巨变。但最令我惊讶,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是,黄土高坡竟然不见了!不是亲眼所见,还真是难以置信。从西安到延安,300多公里道路两旁的高坡上,绿化植被已近乎全覆盖。河南似乎更胜一筹,从郑州到洛阳,到开封,沿途之间树木郁郁葱葱,其景象直追江南。可以想象,中央和当地各级政府在自然生态建设上肯定是花了大钱,花了大工夫。但黄土高坡的地域面积远不止西安到延安高速公路沿线,其疆域涉及陕、甘、宁、晋、青,面积有40万平方公里左右,比整个日本还大,我不知这方土地是否都享有被绿化的同等待遇?如果只是为了“革命圣地”而搞的形象工程,那这个褒奖就要打折扣了。
张:即便是为了“革命圣地”而搞的形象工程,我认为仍值得褒奖,因为至少在客观上它造福了一方百姓,这比把财力、精力耗费在酒席饭桌上要强多了。我们发散思维一下,如果把政府财政中被“三公消费”了的钱,哪怕是一半,甚至是一半的一半,用于搞诸如此类的形象工程,于国于民不都是件大好事吗?再进一步,如全国各地各级政府能群起仿效,并由点及面地铺开绿化形象工程,那举国上下更是要额手称庆了。从一个宽泛的角度上来说,社会和谐,不仅仅只是反映在人与人的相处上,还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共存上。如果自然环境恶劣到威胁人类的生存状态,那社会和谐岂非成无本之木了嘛!
叶:你这话倒是符合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所以,世界上万事万物中,各类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第一位的,只有有了这个基础条件的存在,才能有动植物的繁衍,继而有动物世界和人类文明社会,再而有人类文明社会所产生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普世价值什么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可是个铁杆的环保主义者。
我的第二个印象是黄河壶口瀑布的水很清澈,绝非我想象中的浊浪翻滚,据说这还不是人力所为的功绩,其中有上游天旱少雨、河水流速慢、带不起泥沙的因素。但不管怎么说,我总算是见到了一次、或者说见到了一段水清的黄河,这不由得使我想起那句流传了千年的经典语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黄河流经的9个省和自治区我都涉足过,除了青海巴颜喀拉山黄河源头,我所见到的黄河水,无一不是名“副”其实的“黄”。
张: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把黄河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哺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但是如果历史上黄河流域大都是荒山秃岭,大都是贫瘠之地,我想黄河是不可能被尊为“摇篮”或“母亲河”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农耕文明的诞生和延续,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自然环境,所以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国,都坐落在水草丰饶、土地肥沃的大河河畔。毋庸讳言,今天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没有迈进现代世界先进国家之列,我个人觉得主要还是人为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千百年来,过度攫取河流两岸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生态嬗变,其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阿拉伯的两河流域。
叶:据历史地理学家言,“黄河”一词始于汉,因《汉书》有“使黄河发带,泰山如厉”的记载,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黄河”一词那时很是鲜见,所以,唐以前人们都称之为“大河”。“黄河”广泛出现在书面或口头语始于唐代,比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等。
另外,史籍上称先秦时黄土高原一大半还被森林所覆盖,但日后逐世萎缩。自秦以降,汉魏、南北朝、唐宋等历朝历代的都城,大多建于那一带,比如西安号称十一朝古都,洛阳则是九朝古都,开封是七朝古都。建都就要大兴土木造皇宫王室,造府邸官衙,而上一任新主,就建一茬新屋,且当时的建材主要就是木料,如此这般,黄河流域的森林就供不应求了。陕北有个榆林市,之所以得此名,也是因为在唐代时曾经是白榆茂盛的一座城市,即便是现今自然条件异常恶劣的甘肃定西地区,当年也是“陇西山多林木,民多以板为屋”。但这一自然现象都因几代的“人作孽”而消失了。
张:现在朝野上下应该是猛然顿悟了,自然环境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牵累到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