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微流控芯片电泳的糖和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方法研究.pdfVIP

基于微流控芯片电泳的糖和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方法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进展 基于微流控芯片电泳的糖和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方法研究 刘晓君戴忠鹏秦建华4林炳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16023 1引言 糖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微流控芯片电泳在分 子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已经显示出了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诸多优势,如分析速度快、消耗少、 分析通量高、操作模式灵活等。不过,尚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复性、检测方式等[1,2】。作 者在微流控芯片平台上建立了前沿分析、亲和电泳、亲和色谱法来研究糖和蛋白质分子相互 作用。 2实验和结果 2.1双进样通道前沿分析法 图1.双进样通道微流控芯片操作示意图 1112.用于测量肝素和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典型前沿分析电泳图 A,进样过程:B分离过程 在图1所示芯片上,以罗丹明B作为标准样品来校正血清白蛋白的峰高。罗丹明B与 肝素和血清白蛋白的混合物从各自的进样通道,同时过量进样、分离形成平台峰。血清 白蛋白平台峰的高度代表了其在最初混合物中的游离浓度(图2)。在此基础上,测得了 肝素和血清白蛋白分子相互作用,所得的测量值与文献值基本符合【3】。 2.2以间接检测为基础芯片亲和电泳方法 在常规十字架芯片上,以荧光素钠为荧光探针指示目标分析物,以二次水来监测电渗流 变化,以肝素为添加剂,以血清白蛋白为样品进行电泳操作。根据缓冲液中肝素浓度变化和 血清白蛋白相应电泳淌度的变化,表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图3)。实验得到的结合常数 值与在紫外可见检测方式下的测量值吻合【4】。 图3.血清白蛋白(2.0ml/mL)在肝素浓度逐渐增加的缓冲液中的 芯片电泳图’ (a)O州.(b)3∞叫,(c)5∞州.(d)700IJ-A.(e)900州.if) 167un lC00州.(g)1 ‘通讯联系人:林炳承bclin@dicp.ac.cn秦建华jhqin@dicp.ac.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芯片应用 在微通道内构建了长为六百微米的肝素亲和柱(如图4)。在电渗流驱动下,粒细胞集 落刺激因子(G-CSF)流经肝素亲和柱,与肝素反应而被吸附直至亲和柱饱和。用等梯度硫酸 多糖溶液进行特异性洗脱,测出其洗脱浓度。利用硫酸多糖的洗脱浓度和其与G-CSF结合常 数的线性关系(图5),表征其它有G-CSF参与的相互作用体系。 图4.集成亲和整体柱的微流控芯片示意图 图5.硫酸多塘的洗脱浓度及其同G-CSF结合常数的Ⅳ关系 3结论 以硫酸多糖和蛋白为模型体系,在微流控芯片平台上建立了前沿分析、亲和电泳、亲和 色谱法来研究分子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CI]chi明。N.H.,Harrison,D.J.,Electrophoresis1998.鹧3040-3044. [2] of A Stettler,A.R.。Schwarz,乩九,JournalChromatography2005。]063,217—225. of [3]Longas乩o.,F.霄.S.,FinlayT.H.,ArchivesBiochemistryandBiophysics1980。200,595-602. [4]Hattori,T.,Kinura,K.,Seyrek,E.,Dubin,P.L.,Analytical2001.295,158—167. Biochemistr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