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典型表面活性剂对甲苯的增溶作用.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 典型表面活性剂对甲苯的增溶作用 莫虹,田森林,蒋蕾,戴春皓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650093) 摘要:表面活性剂增溶吸收是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潜在途径。为选择合适的吸收体系,本文研究了典型阳 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nl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表面活 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较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甲苯的增溶量较大,增溶效果好,增溶顺序为Tween40Tween80 TX-114TX一405SDSCnnB。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甲苯;增溶 0引言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是一种常见的、分布面广的大气污 染物,鉴于其污染的日趋严重和人们对其危害性的逐步认识,我国1997年颁布并实施的《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限定了33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中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挥发性有机物。因此寻求VOCs控制最优技术已成为解决VOCs污染的必由之路。吸收法是一种 简单、可靠的治理VOCs的方法,本文以甲苯作为VOCs代表物,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特性来 提高吸收法的治理效果,为甲苯废气的吸收提供理论依据。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Chemical 十二烷基硫酸钠(Electrophoresisgrade,GFCOSupplies);十六烷基三甲 America Tween40(分析纯,ICI Inc);甲苯(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ZI)-85 双功能气浴恒温振荡器(金坛市晶玻实验仪器厂);AL-204电子天平(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 上海有限公司):752N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试验用水为蒸馏水。 I.2实验方法 采用滴体积法测定各表面活性剂溶液在30C的表面张力,同~浓度溶液重复测定至数 据平行为止。绘制表面张力曲线,由曲线折点计算临界胶束浓度。分别移取25mL不同浓度 的表面活性剂溶液至50mL比色管中,加入稍大于饱和溶解量的甲苯,恒温(30℃)振荡12h, 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一定量下层饱和甲苯一表面活性剂溶液于比色管中,稀释至刻度,以相 应的空白为参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检测波长271nm。 2结果与讨论 2.1表面活性剂的CMC值 见表1。 499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 2.2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甲苯的增溶作用 剂溶液对甲苯都有增溶作用;但在CMC以上增溶作用明显。例如,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 液对溶质的增溶作用与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单分子和胶束浓度及其相应的分配系数有关: S.-/S.=1+X.。K。。+X。K。 (1) (1)式中,s.-是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为X时,溶质的表观溶解度;&是溶质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X。是表面活性剂单体浓度;k是表面活性剂胶束浓度:K呻是溶质在单体一水中的分配系数: (S.-)对表面活性剂浓度作图,在O-CMC浓度范围内直线呈平缓上升,但CMC以上直线则从 转折点开始斜率变大,可知CMC以下直线斜率K.。较CMC以上直线斜率&。小,表面活性剂溶 液中起增溶作用的主要是表面活性剂的胶束,CMC以下没有胶束形成,起增溶作用的是表面 活性剂的单分子,因此对甲苯的增溶不明显。 在CMC以上增溶能力常用增溶比衡量,增溶比越大,增溶能力越强。对于胶束体系,当 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CMC时,增溶比(MSR)可用公式(2)计算 脚=C垒su兰rf二-兰C:M坐C (2) (2)式中S.,是表面活性剂浓度为C。仃时溶质的表观溶解度,S..。为表面活性剂浓度CMC 时溶质的表观溶解度,单位均为mg/L。 一般来说,表面活性剂的cI{C越低,表面活性剂对憎水性有机物的增溶程度越大。非离 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高于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这主要是因为,疏水有机物在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胶束中的增溶方式与在离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