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下游引水用沙对沿岸平原土地质量
及其演变的影响
泰明周成金环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的河流,泥沙含量高居世界河流之首。泥沙既是黄河下游多次泛滥的
根源,也是黄河下游重要的有待深入研究开发的资源,对下游的资源环境的演变起着关键性作
用。下游引黄用沙主要是指下游沿黄地区建国后人工利用黄河水沙改造盐碱、沙地,提高土地
生产力的活动。它不仅成功改造了下游两岸的土壤,而且影响下游景观生态演化,是沿黄环境
变化最强烈的人类活动。但是因防洪抗灾的主导思想,黄河泥沙研究偏重于其来源、运移规
律,侧重于流域中河道渠系治理技术与方法“。J,并指导人工用沙改土淤堤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人田泥沙对土地质量及其环境变化的研究亟待深人。
l引用泥沙的总体特征分析
黄河下游引水用沙最早见于宋代,民国期间,也曾修建了几次小规模虹吸过程,但都因规
模小、时间短暂,没有留下明显的环境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下游引黄用水用沙大规模兴起,引
黄站区、灌排渠道密布,成为我国最大的旱能灌、涝能排的连片自流灌区。90年代初统计,下
1.1总量估算
黄河下游以郑州北的桃花峪为界,至山东垦利县的人海口,长767.7km,流经河南、山东两
经过沉沙池、灌排渠系淤积之后,进入农Itl灌区的泥沙仅占全部泥沙其中的四分之一,约1.06
x10”t。
表1下游引黄用水用沙量统计调查
基盒项目:河南大学优秀科研项目.=j064)。
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
续表
资料来源:据黄委会资料计算,90年代为1990—1998年的平均值。
1.2空间分布
下游引黄人田泥沙总量的空间分布与灌区的分布、渠道坡降、泥沙处理方式密切相关,表
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具有“山东省多于河南省,南岸多于北岸,渠道上游多于下游”的特点(图
1)。其原因是:一灌区和灌溉面积、引水工程及其设计能力等山东均超过河南。截止1990年
吨,下游山东省人田泥沙量2.01亿吨,低于河南省的6.8l。建设渠首工程128处,河南45处,
1229矗Is;灌溉面积305万亩。另外,由于渠道的坡降及其泥沙处理的方式差别,灌溉模式的不
同,入田泥沙沉降总量也存在较大区别,在坡降大、有高标准沉沙池的一次性集中处理灌区,如
引黄济青人田泥沙仅占总量的1%;无沉沙池的灌区,约2096左右的泥沙进入农田。泥沙输入
田间比例小坡降灌区普遍低于大比降渠道;如上游河南省灌区坡降大,输沙较好的渠道,平均
有40%多的泥沙进入农田,高者可达80%以上;下游山东省引黄渠道坡降一般较小,输沙条件
差,入田泥沙平均23%左右“’2】。同一渠道因坡降不同,也存在相似规律。人田泥沙分布,一
般是渠道人田口处较高,但随着耕作、翻动,相对较为均匀,目前尚未发现沙化现象。但在引黄
渠首、沉沙池及渠道外堆放的大量泥沙,则潜伏着对附近农田沙化的威胁。
圈1引黄泥沙总量、输入用间的空间分布
1.3入田泥沙的粒径与养分特征
黄河泥沙来源主要是中上游黄土高原的地表冲蚀。黄土地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平均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磷钾等①。流失表土以粗沙居多,但在下游被随水引出后,大于0.05mm的粗粒85%以上集中
沉积在渠道上游,进入农田泥沙绝大部分是低于0.02mm的粉沙粒和粘粒,20%以下是大于
0.05mt的粗粒。因此,黄委会研究认为引黄不会引起明显的土壤质地粗化。多数泥沙组成发
生了变化,养分水平也随之变动。据河南省灌区资料分析,与黄河两岸原有的土壤相比,其养
分含量依然表现出较高的富钾特点(表2)。
衰2引黄人田泥沙养分含量与源地两岸±壤的比较
注:(1)人田泥沙、砂土、两台土为河南灌区1991—1992年开封市资料。
(2)源地黄土养分含量为绥德水保站皇甫川流域坡地黄绵土表层分析监溯赍料.1990~1994年。
2泥沙对土地质量的影响
引黄用沙以前,黄河下游两岸是大面积无法耕种的背河洼地,盐碱、风沙、洪涝、蝗虫等自
然灾害频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晶材质电子结构及热电性能的模拟.pdf
- 的确应该仰望一下天空——许嘉璐先生对黄曾阳先生报告的回应.pdf
- 光集成的研究热点及光集成器件研究进展.pdf
- 颈椎病或可成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pdf
- 分割环形超声相控阵聚焦特性研究.pdf
- CT仿真内窥镜在胃、结肠的临床应用研究.pdf
- 产甲烷菌群不同发酵阶段菌群分析及发酵条件初步研究.pdf
- 当代医学发展的趋势与未来结合医学研究的思考.pdf
- 风机振动检测系统的设计.pdf
- Fe-La%2fAl2O3选择性催化还原SO2的影响研究.pdf
- 聚乙烯辐射交联热收缩材料研究进展.pdf
- 基于ARMA模型模态参数识别的改进方法研究.pdf
- GM(1%2c1)模型在预测云南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上的应用研究.pdf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早期癌变11例内镜下治疗及随访.pdf
- 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pdf
- 动力髁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pdf
- B6.PCOS患者卵泡液瘦素和水平与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研究.pdf
- 低乙烯含量PP-R的纳米CaCO3增韧机理研究.pdf
- 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NOEM-DSGE模型.pdf
- ICF驱动器光纤前端系统偏振控制技术研究.pdf
最近下载
- DLT441-2004《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pdf VIP
- Unit3LivingLegendsReadingandThinking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docx VIP
- 五年级美术《为作文画插图》.ppt VIP
- 2026届新高考物理冲刺复习“配速法”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pptx VIP
-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docx VIP
-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铁路路基边坡病害及处理措施.docx
- 2025年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共4组,附答案)(必考.pdf VIP
- 信息系统应用安全第5部分:代码安全检测10929-2020-.pdf
- 月饼安全生产培训.pptx
- 2024年新高考Ⅰ卷、Ⅱ卷、甲卷诗歌鉴赏试题讲评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