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药与环境安全 ‘79‘
有机磷农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伍一军
(中国科学院动物学研究所分子毒理学实验室,北京100080)
摘 要有机磷农药(OP)对环境安全构成威胁,本文综述了OP的毒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
危害。OP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且对脏器也有严重的毒作用。文中将OP的毒性分为急性毒性、中间
综合症和迟发性神经毒性三种类型。
美键词有机磷农药环境安全急性中毒 中间综合症迟发性神经病
施用化学农药一直是保证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的使用量大、
面广,农药污染问题突出。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高达数万人,其中70%以上是有机磷农药
pesticide,OP)中毒“]。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OP中毒由操作防护不当、误
(o‘ganophosphorus
服、自杀等个体行为扩大到学校、厂矿、宾馆及居民群体食物中毒,危害范围在扩大o]。
l oP的神经毒作用
OP的主要毒性为神经毒性,它又分急性中毒、中间综合症和迟发性毒性三种类型。
(1)急性毒性一般在接触OP数小时内发生。主要表现为神经及呼吸系统症状。OP的急
时血中ChE活性亦明显下降,但如果只有血ChE活性下降,而脑AChE活性仍超过60%时,则
不出现中毒症状和体征“]。年龄不同对OP毒性的敏感性不同,儿童比成人更敏感,其原因可能
与神经突触膜上的烟碱型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的功能强弱有
关‘“。
几乎所有的OP都可引发急性中毒。
(2)中间综台症OP中毒还可引发一种被称为“中间综合症(intermediate
syndrome,
患者在急性中毒的ChE危象消失后开始出现,通常是在中毒后l~4
d出现以肌肉无力、呼吸
困难等为特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由第1II—VII和IX—XII对脑神经支配的肌肉、屈颈肌、四肢
近端肌肉以及呼吸肌的力弱和麻痹“3。一般无感觉障碍,呼吸肌麻痹是其主要危险“m]。病理
检查主要见有神经运动终极处发生了坏死性改变o]。IMS的发病机理尚不甚清楚,可能与患者
血中ChE活性持续低下,ACh蓄积引起神经肌肉接头处后膜nAChR失敏,导致突触后传导
的阻滞有关““。I临床上也确实观察到OP急性中毒后的病例出现IMS症状时,血ChE活性为
零o“。但IMS发生的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z.ac.cn
*受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KSCX3—10Z—04)经费资助。E-mail;wuyj@pand㈨i
·80· 农药与环境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
易引发IMS的OP有:倍硫磷、乐果、氧乐果、久效磷、敌敌畏、甲胺磷等。
(3)迟发性毒性除了IMS外,一些OP还可产生迟发性毒性,即:有机磷引起的迟发性
多发神经病(organophosphate—induceddelayed 7~
14
d以后开始出现以步态失调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毒性症状o“。患者肢端麻木、疼痛、触觉过敏
或减退、皮肤感觉异常、共济失调,逐渐发展为迟缓性麻痹等运动异常,严重者可出现肢体远端
肌萎缩o“,少数中毒患者后期可发展为痉挛性麻痹;也有出现神经衰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症状““。该病的死亡率不高,但危害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OPIDP发病机制不很清楚,曾有英
国学者Johnson提出,神经病靶酯酶(neuropathy
target
标“6’”1,其假说认为,有机磷毒剂抑制NTE并使其老化,导致神经病变产生,但NTE的生理
功能至今不明,该学说因此受挑战。后来,有美国学者Abou—Donia提出神经骨架蛋白质异常
磷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