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印刷的“韩涵式”生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辉印刷的“韩涵式”生存   2013年,郑州市金辉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辉印刷)迈向整整第十个年头。   十年的成长中,它经历过重组、经历过徘徊、经历过阵痛,甚至致命的打击……但是,这一切在总经理韩涵看来都“算不上什么风浪”。   “金辉印刷还很弱小,抗风险能力不强,因此在跟随中谋发展不失为一种策略”,韩涵说,“很多人都急着要超越自我,但我从不强迫自己去超越,从来不曾让企业主动去创新,因为,做好眼下的,一步步走好就够了”。   金辉印刷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幸运的是,韩涵也将自身的优秀品格深深地烙在了企业上。   立下鸿鹄志 积聚正能量   韩涵生长在河南农村,小时候家境贫穷,他在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那时的他深切地体会到任何物质欲望都得不到满足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我要挣钱”的强烈愿望从此在他的内心开始生根发芽,直至成为众人皆知的“鸿鹄志”。   爱上印刷 勇敢奔赴第一线   19岁的韩涵在接到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地图印制系的录取通知书时,难掩心中的失落感,“为什么是这个专业,一干满手都是油墨,一点儿也不高级,我曾一度不想去读”。   但在走进大学的第一天,在学校组织的迎新生大会上,老校长鼓舞人心的话语,礼堂里学生们热血沸腾的气氛,都让韩涵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其实学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把它学好,毕业以后报效祖国”。   1993年初,临近毕业还有半年时间,学校提前开始毕业分配,韩涵被分配到一所测绘学校。但是,这个在外人看来很体面的工作却并不合韩涵的心意,“我要响应老师的号召,要去第一线工作。”那年的春节刚过,韩涵就背上简单的行囊,回河南老家自己找工作,他常开玩笑说,这是“从哪里来的,再回哪里去”。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学生虽然被视为“珍宝”,可是自己出去找工作的大学生却并不被社会认可,因为在他们眼中,“只有没能力的人才会以这种方式找工作”。河南新华第一印刷厂、河南新华第二印刷厂、晚报印刷厂……尽管找工作的路上没少受挫,但是韩涵还是内心坚定地“推销自己”,最终他被郑州市印刷厂接收。   本来韩涵一心想去印刷车间,可是领导怕大学生去那里屈才,把他分到制版车间,做照相拷贝工作。这项工作的技术含量高,但由于韩涵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打下基础,一般学徒要经过六个月的培训才能上岗,他被培训一天就能上岗。如此轻松便能驾驭自己工作,让韩涵有了更多时间储备印刷相关的知识。“那时候,我常常到胶印、模切等各个车间蹿,这里打听一下,那里考察一下,我总希望自己可以趁现在多学点儿东西,为未来做准备。”韩涵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十年计划”――“参加工作十年内,我要成为一个公司的厂长或经理。”   制版工作做了一年左右,韩涵碰上公司开始股份制改造,他也被调到销售部,跑起业务。其实,这样的安排正如他所愿,“那时候我就知道,要想发展必须要把业务做起来,再辛苦我也不怕,即使公司不调我去做业务,我自己也会申请过去。”年轻的韩涵清楚,“人生的最高职业就是销售自己,你有再好的技术也没有用,生产力需要交换,交换才能创造财富。”   做销售的确是个辛苦活,韩涵还记得那时要经常出差,在外面的补助一天仅有12元,根本不够吃住的费用,他宁愿自己贴补,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跑遍了河南省一半以上的县,他没有获得多少销售业绩,但这却为他日后积累了重要的人脉资源。   1995年,对韩涵来说,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那时候,国有企业管理水平低下、设备产能低下的积弊不断被暴露,不少国有企业关停,我所在的郑州市印刷厂也是开始走下坡路,人心思变,厂内各部门的领导都不能安心在企业工作,我们也没有心思干了,于是,我就辞职了。”   全力以赴 十年计划终达成   与许多人相比,韩涵的第一份工作似乎太过短暂,好像还没学到什么东西,他就抽身离去了,但是,韩涵的领悟却似乎又超越了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那时候我就发现,企业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   辞职后的第二天,就有一家制版公司给韩涵电话找他去上班,韩涵同意了,并成为这家企业的“第一个员工”。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沿海吹向内陆地区,1995年左右,河南省的民营、外资制版公司及印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韩涵加盟的制版公司正是其中的一员。据了解,这家企业是外商独资企业,注册资金为12万美金,专注于制版生意,其老总正是看中了韩涵在制版方面的娴熟技术,以及销售、管理等全方位的能力。   在接任新工作时,韩涵跟老板说了一句话,“在这里,我只做五年”。他凭直觉认为,五年已经可以把公司的一切理顺,他将会有第三份更接近他十年规划的工作,从而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干就是八年。   刚进公司,韩涵便被委以重任,负责技术、管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