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类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类别.doc

教案类别 常规课 授课日期 2010.5.19 授课班级 8.1 课题 维护消费者权益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消费者怎样增强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了解消费维权的一般途径 过程与方法:掌握炼就一双‘慧眼’的方法,学会用智慧保护消费者权益,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理性消费,选择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逐步树立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教学难点 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辅助手段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过程(侧重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措施) 设计意图 教后修改 维护消费者权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过程(侧重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措施) 设计意图 教后修改 ㈠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雾里看花》)正像这首歌所说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那么作为一名消费者在林林总总商品消费面前,如何炼就一双慧眼,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呢? ㈡新授:活动一:出示图片,思考:①你知道哪些有奖促销活动?②你是如何看待五花八门的有奖促销活动? 教师规纳: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有奖促销活动,那么在真与假之间,我们就要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者能力。 过渡:在我们生活中广告随处可见,那么面对铺天盖地,我们如何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 活动二: 出示图片,虚假广告,书中包治百病的神药及仙丹,思考:图片中的药的药效真的如广告所说的。 举例:现在广告中出现了各种治疗高血压的产品,并夸下海口说连续服用几个疗程就能痊愈,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的科学家还没有找到高血压的真正病因,如果作为消费者,要是掌握这些相关信息消费者的权益就不会授到损害了。 教规:消费者要掌握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者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出示QB,ISO9000,QTC,3C.标志 活动三:出示图片思考:①你有没有买过打折的商品?②分析商家打折的种种动机?面队低价和折扣你怎么样判断一决定是否购买? 出示图片: ㈠商家打折的种种动机 1.减少商品库存量,推销积压严重的商品 ; 2.刺激消费,增加商品的销售量; 3.提高商家的知名度,扩大影响; 4.虚假打折,欺骗消费。 ㈡购买打折商品5项注意 消费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购买打折商品时,一定要保持理性购物的心态。在选购商品时,不要单凭价格决定消费,要注意商品的内在品质,精挑细选后再决定购买,另外,也要注意商家出具的打折商品发票的内容,因为如果商家在发票上标明“处理品”字样的,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处理商品是不享受“三包”售后服务的; 2、在购买打折商品的时候,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有的商家把商品的原价提高了几倍,再以打折的名义销售,结果还是上当买了高价货物。 3、有的商家以虚假的打折诱导消费者。在打折的后面加上“最后一天”的注脚,以哄骗消费者,最后一天”成了“天天都是最后”。 4、在节假消费期间要注意提防“买一送一”等类似的陷阱。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有的“买一送一”要求消费者购买的物品是大件商品,但是赠送的只是不值钱的小商品,更有甚者赠送的只是塑料袋,称这是他们为方便消费者提运商品的“赠一”,还有的“买100送30”等,送的是购物券,目的是让消费者循环购物,最终受益的还是商家。 5、在购买反季商品时要注意选择,保证品质后再决定购买。 ㈢知识海洋 ①12315:消费维权投诉热线 12358: 价格投诉热线 12365: 产品质量监督热线 ②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教师规纳: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打折产品,在买打折商品时要理性,另外一定要所要发票.要想炼就一双慧眼还要掌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 过渡:那么作为消费者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除了要自觉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还要掌握同通过最合法和正当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活动四:出事案例,福建龙岩市消费者邱建东夜间到公用电话亭打长途电话,被多收了1.2元。他通过多种途径,均未能解决,最后向人民法院起诉。几经周折,最终胜诉。对此,人们反应不一。有的人认为,“一块二”的官司不值得打。因为既费钱又花精力,只为区区1.2元不值得。1.2元的官司,到底值不值?为什么? 归纳:我们不能因为损害的利益不大而对违法者姑息、纵容,必须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要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保护意识, 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体现在: 1、商品交易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知识,保持警惕,防止侵权行为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