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淀区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doc

海淀区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物 理 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错选、多选、不选,该小题不得分。) 1、如图1所示的各种剪刀,其中明显作为省力杠杆使用的是 ( ) 2、图2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的是 ( ) 3、装满水的洒水车,在长安街一段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并向道路旁的花木喷水。对于这一过程,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洒水车的总动能逐渐变大 B.洒水车的总动能逐渐变小 C、洒水车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4、如图3所示,用核桃钳来夹碎核桃,使用核桃钳的目的是 ( ) A、省力 B.省距离 C.省功 D.改变施力的方向 5、某种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4安,则此电器可能是 ( ) A、家用微波炉 B.日光灯 C.家用电风扇 D.电视机 6、使用同一台吊车提升物体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高 B、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高 C、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 D、无论做多少功,机械效率都不变 7、在图4所示的情景中,力F对物体做功的是 ( ) 8、一滑轮重为10牛,分别用图5所示的两种使用方法,将重2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了5米。不计摩擦和绳的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F1比F2小 B、F1和F2大小相等 C、F1和F2做的功相等 D、F1做的功比F2做的功少 9、如图6所示,两个电炉甲和乙,甲的额定功率为800瓦,乙的额定功率为1200瓦。在它们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D、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12、如图8所示为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A、B两点间电压一定 ,R0为电热丝,R是电热毯电热丝串联的电阻,S是控制电热毯处于加热状态或保温状态的开关。下列有关电热毯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开关S闭合时,电热毯处于保温状态 B、开关S闭合时,电热毯处于加热状态 C、当开关S断开时,电热毯消耗电能更快,因为此时接入电路的店则R也要消耗电能 D、开关断开与闭合,相同时间内,电路消耗的总能量是相同的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13、如图9所示,用裁纸刀裁纸。加在裁纸刀上的为F1,阻力为F2,请在图9中画出动力和阻力对应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14、人站在地面上利用图10所示的滑轮组向下用力将重物提起,请在图10中画出省力的滑轮组的绕线情况。 15、图11中给出了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火线、零线、拉线开关和螺丝口灯泡,请把灯泡和开关正确接入电路中。 四、试验题(第16题4分,第17题2分,18题6分,第19题7分;共19分。) 16、用图12所示的试验装置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滑轮下面挂着一个钩码,钩码所受重力是1牛,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从甲图中的A位置匀速上升到乙图中的B位置。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请你将下表填写完整。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牛) 钩码上升距离(米) 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米) 有用功(焦) 动滑轮机械效率 0.6 17、小宇同学在测定额定电压为6伏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是 瓦 1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芳发现用两个钩码可以平衡三个钩码,如图14所示。小芳还观察到两侧钩码到支点道的距离不等,于是她想,杠杆平衡,肯定不能只看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可能还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于是她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老师看后,指出了她的不足之处,可小芳据理力争,“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老师为了让小芳相信,拿来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甲图中A点上,则……小芳明白了。 (1)你能简要说出老师是怎么做的吗? (2)请你将小芳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的结论结论改正: 。 (3)小芳在某次实验中,在杠杆的B点挂了2个钩码(如图14乙和丙所示),则怎样挂钩码词阿能使杠杆在水平为之平衡?请你帮小芳设计两种方案,分别在图14乙和丙中(小芳一共有10个钩码供你选用)。 19、如图15所示的电能表是用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