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歌苦与千秋盛名诗人杜甫的被理解与被误解.pdfVIP

百年歌苦与千秋盛名诗人杜甫的被理解与被误解.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歌苦与千秋盛名诗人杜甫的被理解与被误解.pdf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11月 ,第44卷第6期 ,Nov,2014,Vo1.44,No.6 Joum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文学研究】 百年歌苦与千秋盛名:诗人杜甫的 被理解与被误解 魏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杜诗经典地位的确立经过 了由唐至宋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杜甫生前无人 知赏而名不甚显,在宋代文化背景下,杜诗的价值得到了重新的认识。宋人在理解杜甫并 研读杜诗的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解与误读。经过宋人多方面的极力揄扬,生前 寂寞的杜甫终于赢得 了千古盛名。 关键词:杜甫 ;经典 ;阐释 ;误读 中图分类号 :1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731(2014)06-0113-06 作为中国诗歌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人,杜甫诗歌经典地位的确立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杜甫生前至晚 唐五代时期,他的诗歌虽屡为人所提及 ,却远远没有被奉为楷模 。迨至宋代 ,杜诗取得的艺术成就及其 蕴含的伦理价值得到了宋代士人的重新阐发与极力推扬 ,并 由此奠定了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 。耐人寻 味的是,杜甫被理解 的过程 ,却常常表现为被误解的过程。在宋人眼中,杜甫的形象逐步发生变化,杜甫 由一个流连诗酒的文士,一变而为秉笔直书的史官,再变而为 “一饭不忘君”的忠臣,最后终于成为万世 师表的圣贤,杜甫地位抬升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宋代思想文化的参与。在宋人的重新阐释下,生前寂寞的 杜甫由凡人圣,身后的命运最终得以改写。 一 、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大历四载,暮年的杜甫距离生命的终点只有一年时间,他回顾飘泊辗转的一生,在 《南征》诗中喟然 长叹:“老病南征 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 自苦,未见有知音。”… ∞诗人青年时代即立下了“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志愿,壮岁为了实现远大的政治理想而困守长安,却经历了坎土禀不遇的悲苦现 实,自身陷入 “百年多病”之无奈困境,晚年不得不将从政的热情化作深沉的悲歌,这四句诗可谓 自我写 照,摹写 自己政治上的穷困潦倒和文学上知音难觅的双重不遇。诗句从古诗十九首 “不惜歌者苦,但伤 知音稀”化用而来,济之以慷慨悲凉之风力,蕴涵着类似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样的 “伟大者的 孤独感”。那么,身后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在生前的诗名究竟如何呢? 杜甫在唐代诗坛的现状可从诗坛交游和当时选本两个方面予以考察。杜甫出身于 “奉儒守官,未 坠素业”的书香门第,且以 “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的文学世家 自诩,进入诗坛之后,与当时的著名 诗人都有交往和唱酬,见于杜诗的有三次。第一次是入长安前在梁宋与高适、李 白之游;第二次是天宝 十一载在长安,与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等人同登慈恩寺塔赋诗;第三次是乾元元年短期在朝任左拾 收稿 日期:2012.12.10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 目(10YJA751084) 作者简介:魏景波,男,陕西周至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遗时,与王维、岑参同和贾至 《早朝大明宫》诗。可见,杜甫所交游的人物几乎荟萃了盛唐诗坛的精英。 在雕版尚未盛行的写本时代,诗名传播方式极其有限,文人的交游、诗坛巨子的品题乃是成名之捷径, 可 以说,杜甫已获得 了成就一代诗名的机遇。在对友人的酬赠之作中,杜甫对这些诗坛名流可谓称颂不 已,赞李 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H ’;赞王维:“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Pt516);赞 高适:“叹惜高生老,新诗 日又多。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H ;赞岑参:“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 诗终 日疏。谢眺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不仅如此,对诗名不显仕途不达者乃至后生晚 辈如郑虔、苏涣、元结 、李峄、李之芳、毕曜等人亦赞赏有加,其中有些人名不见于史,诗不载于集,端赖杜 甫才得以留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